福建省诺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回归”引领科技前沿
福清诺希瞄准“国内靶材市场的第一家”目标 福清诺希瞄准“国内靶材市场的第一家”目标,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回归”引领科技前沿 福州新闻网6月28日讯 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日,记者前往福清融侨光电园区采访时,“看”到了纳米级的它——靶材。 何为“靶材” 简单地说,靶材就是目标材料。一块普通的玻璃材料,只要镀上相应的靶材,就能变成手机触控屏、太阳能集热板或液晶显示器,产品价值随之提升10多倍。 “现在市场上热销的品牌手机所使用的靶材,不少都是由诺希科技供货的。”在诺希科技的生产车间里,公司副总经理王维纲对记者说,作为“回归工程”项目之一,诺希的目标是“打造成为国内靶材市场的第一家”。 “回归”福清 先人一步抢占商机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哪里就有资本。 “靶材的应用很广,市场前景广阔。比如光伏电池、平板显示器、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器件及装饰涂层等产业,都离不开它。”诺希集团副总经理侯则良透露,目前,国内使用的靶材70%以上都依赖进口,“这就是诺希科技的商机”。 因看到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靶材行业的技术“短板”,2011年,诺希集团斥资3亿元,积极响应福州市、福清市“回归工程”号召,将靶材研发和生产基地从深圳“移师”福清融侨光电园区,创办福建省诺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从落地开始就得到政府部门的鼓励与支持。”侯则良说,2012年5月,占地81亩的诺希科技主体工程破土动建,该工程被列为福州市、福清市“五大战役”重点项目。去年9月,诺希科技的第一座厂房竣工并成功试产,到年底就已实现产值2079万元。“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公司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侯则良说。 自主创新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对于一个产业,技术是发展的关键。在诺希科技的生产车间,记者注意到,生产线上的工人并不多。“工艺都是自动化、智能化的,并不要太多手工操作。”王维纲说。 随后,记者来到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只见这里陈列了不少手机平板电脑触控屏、液晶显示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使用了靶材,只是你看不见。”王维纲说,公司目前“制造”出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薄膜太阳能、LOW-E节能玻璃、平板显示、半导体及微电子、记录媒体和光学镀膜等六大行业,并填补国内高端陶瓷靶材的技术空白。 材料靠进口,意味着成本就高。“诺希科技解决的就是材料进口的问题,成本降低了,产品附加值就高了。”王维纲说,“比如这块手机触摸屏玻璃造价仅有几十元,镀上各种靶材后,它就能卖到几百元。诺希科技赚的就是这些利润,而利润来自自主创新。” 随着诺希科技的投产,日美企业在国内靶材市场的垄断格局被一举打破,诺希科技的靶材销量一路看涨。 三轮驱动 强势打进国际市场 诺希科技的成功,意味着中国靶材行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司的成功靠的是三轮驱动——清华的技术、台湾的团队和国际的市场。”侯则良说。 不久前,在一年一度全球光伏界规模最大的盛会——SNEC第八届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暨论坛上,诺希科技展出了十几种高端靶材,受到国内外客商的关注。侯则良透露,目前,已有美国Protech、中国汉能集团、美国通用电气、比亚迪集团、福耀集团等数十家“重量级”企业,与诺希科技成功“牵手”合作。 “诺希科技的发展理念是‘要跑得比别人快’,说到底就是要融合创新。”王维纲说,去年,公司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并已全部通过审核,今年将再申请30项发明专利。目前,诺希科技已启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审批工作。 这只是开始。在诺希科技不远处的福清观音埔,一座高端新材料研发基地将拔地而起。据透露,诺希科技将集合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以及台湾地区高端的研发、制程和管理团队,建立技术服务平台和高新企业孵化器。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诺希科技将与周边其他行业携手合作,带动整个光电园区的技术升级,加快占据国际市场。 (福州日报记者 陈滨峰 刘复培 温海龙 黄凌/文 俞松/摄 通讯员 毛晨熙 郑榕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