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通吃的全网通手机号在国内可行吗?国外是这样做的!
这样的标题估计让很多人感觉疑惑,三网通吃的号码会是什么样的号?三网通吃的全网通号码可能形容不是很准确,这其实就是国内在天津等地试行过的“携号转网”。
2010年11月22日,工信部在天津、海南启动了第一批“携号转网”,这两个地方目前应该还在开展,规则是移动和联通的号码可以互相转出和转入。但是移动和联通肯定都不想自己的用户下滑啊,明面上在实行工信部的创新政策,实际上当用户办理转网时,他们会设置各种各样的门槛,转成功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从2010年到2013年,转网的用户只要6万多人,移动的总用户就是2200万,1%都不到。 在2014年9月20日,第二批携号转网开始在江西、湖北、云南3个省份试行。据说转网需要30多个步骤,吓退了一大片有转网意向的用户。
号码越来越重要,换号越来越大的今天,携号转网这个政策究竟能试行吗? 不如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吧! 看一海之隔的日本。日本运营商和国内的局面据不多,都是一家独大。在实行携号转网3年时间,最大的运营商NTTDoCoMo市场份额从56%降到50%。 看韩国。韩国也是3家运营商,携号转网实行初期,也是不对称管制,只能让从最大的运营商转出到较小的运营商,后面可3家自由转。实行几年后,最大的运营商市场份额从56.9%跌至51.3%。 看美国。美国有6家运营商,刚开始推行受到很多阻拦。不过实行后,竞争加剧,各家运营商使出大招吸引用户,比如,提升网络质量、加大优惠力度等。最后的结果是,美国移动电话资费降幅最大的达到了33%。 据说转网最积极的是芬兰,在携号转网开放1年后,约有20%的用户都选择了转网。
有人说,国内运营商竞争已经够激烈了,不需要再搞“携号转网”类似的政策了。欧德君十分不赞同。欧德君曾经接触过移动的一些业务,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电信推出了一个49元的套餐,移动和联通则很快推出48或者50元的套餐来竞争。移动弄了个“夜间流量优惠”的活动,联通和电信也会跟上。 当然,这中间需要广告公司或者数据调查等公司的服务。三家花在营销竞争上的人力和财力是一笔十分庞大的损耗。他们根本就忘记了,用户需要什么,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