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盛钰斋

暮荣司徒
2012-11-26 17:16:20

  店如其名。走进盛钰斋,古朴典雅的布局,紧紧地攫住了记者的心,由衷地产生一种庄重的、神秘的自然美,而博古架及随处可见的硕大的玉石艺术品,一股浓郁的玉文化底蕴扑面而来,恍若走进一个纯洁的玉世界。

  面对着大门的办公桌上,一尊墨绿色的貔貅宁静地蹲坐在那,吸纳着人气,满身镂空雕刻的钱币,装饰的它一身“珠光宝气”。在它的左侧,一座玉“山”依墙“矗立”。这是用整块的岫岩玉雕琢而成的峭壁。黑色的底座用镂空的雕法加工成鱼缸,在鱼缸上方横空跨着一座桥,是“通往”玉山的唯一通道。只见,玉山悬崖峭壁上按玉色不同,或雕白鹤飞翔嬉戏,或刻楼台亭阁、长廊水榭点缀其间;选择的花卉,有盛开的秋菊,有绚烂的紫藤萝、牡丹,有苍松虬枝,也有仙桃硕果,寓意福寿富贵。而由峰顶倾泻而下的水流,遇到阻碍时激起的“千层浪”,让人有种错觉,仿佛身处其中,感受到水气氤氲,处处桃红柳绿、暗香浮动。老板王建文说:“这块玉石重达5.5吨,高2.3米,雕刻家应运俏色特点,独具匠心地雕琢,加上玉本身特有的光泽,整个作品透露出一种动感,特别是配上流水、金鱼,别有一番原生态的自然气息。”

  在玉山的旁边一张岫岩花玉雕琢而成的茶几,四周也别出心裁地刻着各类图案:一条蛟龙出深渊呈腾空状,有力的爪、飘逸的龙须、圆睁的龙眼、金光闪闪的龙鳞……活灵活现;另一侧,作者巧妙地应运俏色,刻画出一对双栖双宿的蝙蝠,在蝙蝠的旁边一块呈红色的玉石则被刻做玉如意,在茶几面一角,几朵“荷花”盛开,荷花的底部镂空。“这里可以养上几株水草,金鱼穿梭其中,别有情趣,人在品茗的同时,似乎能闻到荷花的清香。”王建文说道,如何读懂“玉”言,让璞玉放光彩这是对雕刻者的考验,“常说‘人养玉,玉养人’,其实讲的就是人在把玩玉器的过程中,不仅让浮躁的心境得到平静,而且提升欣赏能力和个人修养。”除了这两大镇店大作,还有《喜上眉梢》、寓意加官进爵的《马上封侯》,荣获2010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大家马凤山的大作《荷花》、金银珠宝的《宝藏》等做工精巧的作品。

  王建文说,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珠宝玉器情有独钟,他正是看中了这个商机,于是在岫岩玉产地辽宁鞍山办厂,逐渐形成了玉器产业产销链。在赢得商机的同时,他更注重的是鼓浓文化氛围。自盛钰斋开张以来,已经多次邀请刘宝平等文人墨客到此交流、谈学,或现场泼墨作画写字,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这对推动福清文化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帝王时代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而由于玉的外表及色泽,人们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玉并赋予“德”的内涵,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起玉文化,王建文滔滔不绝。

  玉器收藏者王文平则告诉记者,他要是送人礼物就特别喜欢选择玉器,送玉就是送健康送文化。现在,心情烦躁时他喜欢选择把玩玉石艺术品,每件艺术品,创作者都赋予了寓意,在欣赏的时候,就会耐心地揣摩、思考,于是烦躁的心境就顿时平静了。“不仅保值,而且还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王文平说,自己原本是一介武夫,对文化了解不深,但是自从玩上玉石后,为了让自己了解玉,读懂玉,他就花很多的时间学习关于玉的各方面的知识,且在与专家或文人墨客接触中,欣赏能力、知识水平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王建文说,自己和合作者们就是想通过做大玉产业,挖掘玉文化内涵,能为福清文化建设添光加彩。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