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情五重奏——记福清市龙江派出所副所长纪家松

抹茶玛莎
2011-06-29 15:29:15

  在福清公安局,提起龙江派出所副所长纪家松,相信很多民警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他个子不高、眼晴不大,从警十余年来先后干过户籍民警、段警、警长、警务中队长、综合股股长等“苦差”,如今身为副所长,仍习惯性地在人们面前展现他经典的“眯眼笑”,但却无法掩盖他刑侦战线“刀客”的身份:锋芒凌厉,直击目标,刀起刀落间不带一点含糊。而这把刀对准的,就是隐藏在黑暗之中的魑魅魍魉。

  他是福清刑侦战线上的一员虎将,他是侠骨柔情的破案尖兵,他是百姓信赖的民警,他是同事学习的样榜。参加公安工作十余年来,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70余起,亲手抓获犯罪嫌疑人780余名,缴获赃款赃物折款42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80余万元。由于工作成绩出色表现优异,纪家松先后十余次受到上级表彰:2004年被福州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05年度被评为福州市优秀人民警察;2007年被省公安厅记个人二等功一次,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个人嘉奖”,2008年,纪家松获评“福建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

  一队”编外警察”助他耳听八方

  如果说一名优秀的医生,渴望凭借自己高超的医术破解疑难杂症,挽救濒危病人,那么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纪家松,最大的渴望莫过于在刑事案件中,用自己的智慧还原犯罪现场,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为掌握侦破工作主动权, 纪家松注重隐蔽力量和信息员的建设,在积极深入辖区老人会、娱乐场所、外来工居住地收集相关案事件信息的基础上,他广泛与出租车驾驶员、摩的司机、环卫工人、旧货经营业主等社会群体 “交朋友”,积极发展“编外警察”,通过这群“编外警察”每天走街串巷,纪家松耳听八方,“视眼”伸向社会大街小巷和常人不在意的角落,为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提供坚实基础。

  2006年6月8日晚上10点19分,在音西镇瑶峰村前埔自然村,村民林敏森被人刺死在自家门口。接警后,福清公安当晚就成立了专案组展开侦查。经勘查,死者林敏森身上共有16处刀伤,其中胸部中9刀,有6处穿透胸腔,造成血气胸死亡,死者身上带的一部小灵通和1132元未被抢走。

  专案民警立即围绕受害对象接触之人开展走访,将侦查的重点放在仇杀,但不排除偶发性劫财杀人。针对死者生前有结怨的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结果未发现有疑人疑事。专案组还对死者生前合伙办机砖厂的所有合伙人进行了调查,仍然一无所获。对同死者一同打牌的人员进行重点摸排也未发现疑人疑事。

  专案组调整了侦查方向,对偶发性劫财杀人也展开了侦查。专案民警对该案的侦破采取了传统的拉网式排查,首先对前埔自然村及周边村庄的重点人口和劣迹人员,特别是吸毒人员进行摸排,并逐人见面,但民警依然未发现疑人疑事。同时专案组还对前埔自然村的暂住外来人口及厂场务工外来人员进行摸排,逐人见面,也还是未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接着专案组又对前埔自然村的全村232户进行了入户走访,并对全村16至60岁的男性进行排查,始终未发现可疑的情况。再对近期发生在音西镇地区所有的路面两抢案件和入室盗窃案件进行了梳理,也未发现同“6 8”案件有相关的线索。除此之外,专案组还多次在前埔自然村及周边村庄召开群众大会,发布悬赏通告,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对提供线索破获此案的有功人员悬赏五万元人民币。时间一天一天眼看四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 “6 8”案件侦破仍然石沉大海,毫无进展,整个案件眼见着陷入了疑案、悬案的死胡同。

  2006年10月21日,在融城派出所任职的纪家松约见一名关系人时,关系人向纪家松反映了一个情况:曾经跟其同住城头镇的陈明福,在6月初一个晚上回到他的暂住处“后山顶”时,全身是血,他告诉关系人说:他同马秋栋在音西镇的瑶峰将一老人捅了几刀,可能捅死人了,想要回家避一段时间,而上个月又回来了,并搬了家,不知道其在外面是不是又干了什么坏事。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出于警察的敏感性,纪家松同志立即就想到了发生在音西镇瑶峰村前埔自然村的久破不下的“6 8”命案。

  第二天,纪家松同志马上赶到城头派出所和音西派出所调取了陈明福(城头镇星桥村人)和马秋栋(音西镇瑶峰村人)户籍档案并提取了他们两人的照片,经关系人辨认后,证实了纪家松所提取的照片就是其认识的陈明福和马秋栋。同时通过与关系人进一步谈话了解,关系人又告诉纪家松一个更重要的线索,听陈明福说,是马秋栋告诉其瑶峰村的一老人开机砖厂赚了不少钱,最近此人又在老人会打牌赢了很多钱,刚好手头拮据,陈明福同马秋栋一拍即合,谋划抢劫老人。哪想到动手时,却不断遭到老人的反抗,陈明福一气之下狠狠地捅了老人好多刀,看到老人一下就瘫倒在地,他害怕极了,就匆匆地逃走。关系人的这一番话,更加证实了纪家松同志的猜测。于是,纪家松悄悄对抓捕命案嫌疑人布下罗网。

  10月25日晚上8时许,通过精心安排,陈明福被约到某酒店9号包厢。至此,一张大网张开,根据纪家松的报告,局领导立即指挥专案组民警赶赴酒店,将正在包厢玩乐的犯罪嫌疑人陈明福抓获归案。次日,又在瑶峰村抓获马秋栋。经预审,两名犯罪嫌疑人对自己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至此本来成为悬案的“6 8”案件,在纪家松广布信息人提供线索后,历经120多个日夜艰苦奋战,终于成功破获此案。

  “屠夫”落网了,纪家松心中的石块也落地了,此时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好好的睡上一觉。

  2006年8月25日上午8时40分许,在音西镇苍霞村路段发生一起命案,一具男尸横卧草丛。死者林民强,25岁,系音西镇苍霞村埔尾人,摩的司机,被人刺中右胸部引起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纪家松作为专案组的一员,迅速展开调查走访,一名“目击者”向专案组反映:案发当天上午,一中年男子在案发地附近驾驶一辆红色的两轮摩托车匆匆的离开。该人脸色苍白,象吸毒的人一样,身上还留有血迹。根据这一线索,专案组认为该案系吸毒的人作案可能性较大。

  纪家松同志在基层所是一名缉毒老手,在05至06二年左右时间里,经他手打击处理的吸贩毒人员就有100多人,通过定格回忆和五天的艰苦细致摸排核实,他发现阳下镇阳下村的林家由(暂住融城后路51栋102房)符合目击者反映的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纪家松立即提取了林家由的照片经目击者辨认后,证实当天在案发现场驾车离开的人就是林家由。此时的林家由因吸毒被阳下派出所送往福州市戒毒所强制戒毒。

  9月4日,犯罪嫌疑人林家由从福州被押回福清审讯,经过通宵的预审,犯罪嫌疑人林家由供认了自己抢劫杀人的全部犯罪经过。并交待了其抢的手机卖给了一个吸毒人员叫“鸡角”的人。纪家松同志凭借着多年打击毒品犯罪的经验和“关系人”,很快就查清了“鸡角”真名叫做翁朝丹,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就追回了被犯罪嫌疑人卖去的手机。由于纪家松同志的细致摸排,及时准确的锁定犯罪嫌疑人,这起轰动一时命案的告破仅用了十天时间。

  二台电脑弹指间决胜千里

  勇者无惧,是警察品质的写照。在纪家松看来,单纯的勇是不够的,关键时候还要靠智慧做事,靠胆略取胜,必须对敌我双方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判断,方能对症下药,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走进纪家松的办公室里,经常可以看见他两手敲击着键盘,分别在连着公安信息网和互联网两台电脑前不停地忙着。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新破案模式,抽丝剥茧揪出罪犯,这是纪家松侦察破案的又一制胜法宝。从警十余年来,纪家松始终在不断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敏锐的刀客”。在纪家松的职业生涯中,他曾一次次上演类似的大海捞针的好戏,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出仅有的突破口。

  纪家松说,与电脑打交道,利用各类情报信息破案是他和罪犯斗争的一种手段,这种方式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战斗,需要人“沉”下来,还要耐得住寂寞,但他更享受分析情报一剑出鞘,于无形间斩敌马下的豪情。采访中,纪家松告诉了我们几个近年来的破案实例,恍如大片精彩,又感慨科技发达,就是无法想象这仅靠电脑前的工作就能决胜千里。

  2009年3月,纪家松和同事在福清市龙山附近抓获一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贾仕洪,当场扣押一部作案工具摩托车,从车上搜出近十把t型撬具和套筒及一把镊子。继续盘问时,嫌疑人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百般抵赖,预审一时陷入僵局。为此,纪家松与民警一道首先通过公安信息网对嫌疑人的身份、前科等情况进行查询,结果一查询发现嫌疑人自2004年以来先后在福州市鼓楼区、罗源县、长乐市、福清市曾因扒窃被行政拘留过四次。

  另外,富有办案经验的他又从嫌疑人的住处入手,很快在嫌疑人暂住处缴获了3部无卡手机,通过对存储信息分析判断,最终联系到3部手机失主前来辨认。结果嫌疑人见到三受害人,很快交待在福清市玉屏、音西、龙山等地以行走的妇女为作案目标、秘密跟踪、伺机扒窃手机的犯罪事实。然而到此时,纪家松并没有简单就此打住,他与民警一道又把眼光盯上了嫌疑人被扣押的t型撬具,通过上网查询嫌疑人可能的作案手段和流窜轨迹,采取步步为营的预审策略,瓦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底线,使嫌疑人交代了自今年2月份以来窜到福清市玉屏、音西、宏路等地以t型撬具为作案工具,盗窃6部电动车并销赃给老乡的犯罪事实。之后,纪家松与带刑侦组民警一举将这个盗销窝点端掉,从中又破获盗窃摩托车案件8起,共追回摩托车2部、电动车4部,打了一个漂亮的“连锅端”之战。

  因为热爱,所以精通。对公安工作的热爱,让纪家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练就了办理各类案件的过硬本领。

  2010年6月11日,根据群众举报,纪家松副所长带民警在福清市龙江街道甲飞兰车场附近抓获涉嫌盗窃的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摩托车1部、1部电动车,从其中一名嫌疑人身上扣押了五把t型撬具和套筒。预审中,经过一番较量,其中一名嫌疑人供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刘祖玉,另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