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第13、14集简评 大都督克星诸葛亮

叛逆
2017-12-22 18:54:21

1、“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关于《虎啸龙吟》第十二集、十三集的孔明二次北伐、陈仓攻防战、王双之死,在陈寿《三国志》原文中相关的《明帝纪》、《后主传》、《诸葛亮传》,只是数句话的记述而已。史料简洁,后人不论是史家、小说家,还是评书艺人、影视创作者,在面对这些简略的句子时,不能不想象背后的诸多情节,推测所有可能。史书所记,都是结果。后世无论研究补充还是艺术铺陈,大多指向原因以及原因的原因。在《虎啸龙吟》里,陈仓因何固、王双因何死,成为第十二、十三集在剧情上的着力点。

2、《虎啸龙吟》中的陈仓之战,折损的魏将有费曜、郝昭,随后蜀汉撤军,又折损王双。三将临死时,剧中都有关于其如何忠烈的渲染。“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公元228年年末、229年年初,那场漫长挥洒的秦岭之雨被陈寿记载于《诸夏侯曹传》的曹真部分里。就在那场雨快要结束的时候,王双为救护曹真而身死。联想王双初次亮相,受封后蹦跳着欢快下殿的场景,他的死成为剧中相当令人感喟的一幕。在这些段落中,《虎啸龙吟》通过对费曜、郝昭,尤其是王双的刻画,来重申,我们毕竟只是一部曹魏、司马氏视角的历史剧。视角决定立场决定感情,没毛病。当然,正史上,郝昭是病死,费曜结局不明。

3、诸葛亮三气曹真,一是姜维诈降、计夺陈仓,二是假装中计、反袭曹营,三是撤退设伏、斩杀王双。最后又修书一封,划上句话。这在《三国演义》中是没有的,是致敬演义里经典的“三气周瑜”,诸葛亮由此获得特性“大都督克星”。这段也可视为演义中“骂死王朗”一段的变奏。

4、其中的“二气曹真”,假装中计、反袭曹营,对于诸葛亮而言,施计关键是“我知道你是骗我的,可我就是不让你知道我知道你是骗我的”。《三国演义》里的原本设计,是诸葛亮得知押韵粮草的是孙礼,而孙礼曾经在一次打猎中,杀死老虎,救下魏主曹叡,由是成了曹叡的“心腹人”。以皇帝的“心腹人”押送对于主场作战的魏军不甚重要的粮草,其中自然有蹊跷。在演义里,因为这段推理,运粮官孙礼本身成了破绽,才引出后面诸葛亮的将计就计。《虎啸龙吟》对于这段推理删去不提,在剧情上是减分的。

5、在这两集中,出现了第一次蜀汉军操作诸葛弩射箭的情景。对于诸葛弩,玩过《帝国时代》《文明》的观众都还是会有感情的。

大都督克星诸葛亮:《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第13、14集简评

6、曹真临死将大都督印交给司马懿,颇有公瑾死前推荐鲁肃代己之风范,可惜后者是佳话,前者仍是透着无奈的较量。司马懿正式获得雍凉兵权,bgm陡变,这是属于他的暂时性胜利。而他走之后,曹真与曹叡的对话,则恢复惊悚和撕心裂肺,曹叡睿智,小心抚慰,此时又成曹子丹的知音,为后来剧情伏线。

7、《虎啸龙吟》于蜀汉内部的矛盾刻画,是借助荆州派、益州派之争的线索。这在这类电视剧中,大处说算不得创新,小处说却有新意。当然,李严的家乡并不是成都,而是南阳,他只是在刘备诸葛亮之前更早入蜀了而已。“荆州”、“益州”之别,更偏重于人事,而非籍贯。所以,关于两派的更准确的说法似乎该是刘备“新人”和刘璋“旧人”。

8、司马懿阵前坐“胡床”。至今作者家乡(北方)方言,仍然称矮凳为“床儿”,大概是一种古风的遗存。司马懿前线与诸葛亮十分激动地见面,背后又派小老婆搅乱人家后方,端的阴险。传令的胖子们一句一句照学司马懿朝着诸葛亮那边喊“猴急”,笑坏了屏幕前的胖子,因为很像小时候和伙伴们常玩的“我说一句你就一模一样照着学一句”“好的”“你错了从上一句就已经开始了”的那种游戏。

来源:头条号 岁月只是如电影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