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 代表委员聚焦2012楼市“五大悬念”

食不在来
2012-03-04 10:35:51

  房价“回归”何处

  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之下,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然而,目前的房价距“合理回归”还有多远 房产税全面推开有无“时间表” 如何扎紧楼市调控“篱笆” 围绕这些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刚刚抵京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悬念1 房价“合理回归”的空间有多大

  焦点 今年国家“微调”房地产调控目标,提出实现“房价合理回归”。那么,回归多少算“合理” 回归的空间有多大

  观点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梁季阳委员:按照现在的房价标准,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再降30%、50%甚至更多也不为过。但是,土地财政依赖、地价上涨趋势尚未扭转,房价回归空间能有多少 我看不能过早乐观。

  观点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委员:楼市调控不等于打压房价,更不等同于房价绝对下跌。我不主张房价迅速大幅下降,牵扯的行业太多,整个行业急速回落国民经济会受不了,稳下来就可以了。

  点评 国际公认的合理房价与收入比约为6∶1,我国一些城市已远远高于这一标准,京沪深房价收入比甚至超过15∶1。

  悬念2 房产税全面推开路有多长

  焦点 沪渝试点房产税新政已满一年,成效初步显现。作为中央在房地产领域“长效机制建设”的一部分,房产税是否已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

  观点一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委员:很快推开还做不到,政策本身还有不成熟的地方,试点地区还未进行经验总结。但不成熟不等于不能推广。

  观点二 夏绩恩代表:房产税作为经济调控手段的一种,应尽快扩大房产税的试点。

  点评 房产税改革能促使楼市调控政策走向法制化、市场化轨道,有利于更大范围内抑制投机炒房,也能缓解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突出矛盾,但何时推广要取决于时机是否成熟。

  悬念3 楼市调控如何避免误伤刚需

  焦点 “新国八条”出台之后,银行普遍提高房贷“门槛”,一些地方还设置户籍购房门槛,有人据此质疑调控伤及首套房或改善房购买者的利益。如何避免楼市调控误伤刚性需求

  观点一 梁季阳委员:国家的政策中明确要求保护首套房购买者利益,因此,我建议对首套房仍执行优惠政策,降低首付额度,并执行贷款优惠利率。

  观点二 胡昌升代表:要逐渐实现从行政强制手段向市场经济手段的过渡。楼市调控倒逼地产商放缓开发步伐、信贷紧缩推高开发成本,两方面都影响到正常的市场需求。调控政策不能着力于“控”,而在于“调”与“疏”。

  点评 刚性需求不同于投机需求,现在不释放不等于将来不释放。如何进一步探索“打压投机、扶持刚需”的差别化政策措施,避免刚性需求聚集而成为推动下一轮涨价的因素,对今后的楼市调控提出更高要求。

  悬念4 限购令“松绑”有无时间表

  焦点 限购令作为楼市调控的“权宜之计”实行已满一年,虽然“一剑封喉”,但行政化手段的弊端决定了它并非长久之计。限购令何时会退出

  观点一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郭松海委员:限购令没有很快退出的可能性。退出需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政策“弹药”完善齐备与房价合理回归,但现在两个条件都尚未满足。

  观点二 河南弘昌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委员:考虑到限购令的确对刚性需求和市场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可考虑在一到两年之后酌情退出。如果调控成果明显,当房价增幅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限购令自然会放开。

  点评 传统的调控方法可能导致“屡调屡涨”,解决供求矛盾才是根本之道,比如保障房建设。

  悬念5 部分地市“微调”会否挑战调控

  焦点 限价令松动、限购态度“暧昧”、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近日频频出现的地方楼市“微调”引发争议。如何避免“小动作”冲击调控效果

  观点一 郭松海委员:楼市交易不景气、交易量下滑,地方面临较大财政压力,所以有一些试探性调整,但影响力很微弱,全国楼市调控松动的基础并不存在。

  观点二 陈世强委员:“小动作”虽是个例,但说明楼市调控进入了关键期,调控如果含糊或松动,有可能引起跟风。

  点评 一方面要扎紧楼市调控的政策“篱笆”,另一方面要让政策更具前瞻性、灵活性、多样性,让“擦边球”无处遁形。

  两会诤言

  污染也需要付出成本,只是转嫁给了子孙后代。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庆宁

  不解决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降低物流成本,就无法解决菜J伤农、菜贵伤民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金侨置业集团董事长任玉奇

  粮食是宝中之宝,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价格的上涨,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粮价涨不得!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希望把幼儿园和学前教育纳入义务制教育,让农民工的子女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

  较之于校车的坚固程度,校车安全运营更关键问题在于道路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何水法

  两会速递

  我国研制出高寒动车 能耐-40℃严寒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和平昨日透露,一种能耐受零下40摄氏度低温环境的高寒动车已经由中国北方车辆集团研制出来,有望于今年底哈大线(哈尔滨至大连)开通后使用。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