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来厦 用三个故事勉励新能源业者

神飞扬
2013-05-11 11:42:22

  台海网5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易福进 实习生 官建洪/文 黄少毅/图)王永庆、比尔·盖茨、马云,三位与新能源似乎不沾边的“首富”级企业家,背后的故事却被用来勉励新能源业者。

  昨日,受海西“新能源产业联盟”的邀请,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来厦畅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机遇”。这位曾主管十一年中国能源的“老能源”,用他亲历的三个故事,勉励业者“认准了就要干”。

  ▲张国宝

  故事一:学王永庆开电厂

  福建有很多发电项目,已故台湾首富王永庆投资的漳州后石电厂是其一。

  “上世纪90年代,大陆这边的电量不像现在这样紧缺。”张国宝回忆,在这种情况下,王永庆冲破重重阻力,前来大陆投资电厂。更让人震惊的是,王永庆一下子定了12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要知道,当时60万千瓦是最大的发电机组。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下订单的时候,其实他还没选好电厂地址。”

  王永庆为何如此大胆 后来张国宝获悉,当时王永庆判断:大陆人口多,人均用电量却很低,用电量上升是迟早的事情。

  之后,正如王永庆所料,大陆用电量快速上升,发电企业迎来春天,后石电厂还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故事二:学比尔·盖茨搞核电

  不搞软件的比尔·盖茨,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创新欲望。

  在厦大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宁的 “引路”下,张国宝曾与比尔·盖茨见面。当然,两人谈的不是计算机,正是新能源。

  比尔·盖茨相信,新能源的奇迹将出现在核能领域。不过,这位世界首富关心的并非普通核电。

  “他关心的是‘核电技术行波堆’。”张国宝回忆,比尔·盖茨坚信,这样的新技术,几乎不产生什么核废料,而且还可以用其他核电站的核废料作为原料,这使得其具有经济上和安全上的优势。

  “这是一种很大胆的想法,一旦突破,就是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比尔·盖茨的创新思维如果成为现实,将大大延长能源的供应,解决人类能源问题。”在张国宝看来,新能源业者就是要这样敢于创新,敢于想象。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