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龙田镇东华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记述

时尚萌猪
2012-04-23 16:18:00

小渔村的华丽蜕变

——龙田镇东华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记述

  走进龙田镇东华村,只见满眼高楼林立,绿树环绕;优雅别墅沿街挺立,错落有致;村道两旁的民房,既有城市小区的完善设施,又有着乡村纯朴独特的风光。还有那公园里三五成群休闲健身的村民,悠然自得……

  也许你很难想象,如此恬静优美的村庄,在过去,竟是一个十年九旱、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荒凉“小渔村”。是什么力量促使东华村完成如此完美的蜕变 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探访。

  先富党员传帮带

  如今,说起东华村,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水产品”,的确,正是从事水产品加工让东华村民一步步走向富裕。然而,发展的过程却是十分艰辛的。

  历史上的东华村,土地贫瘠,虽靠海却水产资源贫乏。30年前,东华村民只能靠从港头等乡镇购买海产品,再运到福州、长乐等地去贩卖,还有做传统的海蛏、海蛎小生意的,全村小摊小贩不下百人,被人们称作“摊贩村”。而在当时,多数海产品销路并不看好,因为隔夜就不新鲜,到了傍晚,村民只能低价抛售,一天下来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正所谓“穷则思变”。1986年,东华村党员何殿官、何国清等人把握住了海产品市场的规律,租用了隔壁东庭村的一家碾米厂,建起了一个小小的冷冻库,而在当时,正是这个小小的冷冻厂,改变了东华村人的思想,也彻底提升了东华村人向更远大目标努力的决心。随后,何殿官等人又联合村里6个股东投资18万元,办起了东华村第一家正规的水产加工企业——龙威水产。

  在龙威水产的带动下,东华人办的水产品加工厂开始遍地开花,更多的东华人参与到了水产品的加工生产中来。2011年,东华村全村党员、村民创办的水产加工企业达到8家,涌现出了龙威、东威、谊华、朝辉等多家上规模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国家,年出口创汇6亿多元。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昔日的“鱼贩子”,如今成了商海的弄潮儿。谈到东华村的今天,村党支部书记何学明心中无比感慨。他说,正是有了这些老党员的觉悟,才有了东华村的今天。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富党员的传、帮、带思想在东华人心中根深蒂固,他们让更多的村民真正的懂得了如何去做水产,也带领着更多的青年人走上了水产加工的致富之路。

  村企联动促双赢

  “万元户是困难户,百万是刚起步,千万才算富。”脱去了“贫穷”帽子的东华人,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成就,他们依旧在水产品出口加工上做足文章。

  如今,在龙田镇建起的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中,90%以上的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是东华村农民开办的。这些企业不仅具有自营水产品进出口权,其中,朝辉、东威、龙威、华盛等多个企业都获得国际、国家质量卫生的“验证证书”,连年荣获省、市乃至全国的“水产龙头企”、“著名品牌”等荣誉称号。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坚实的后盾。何学明告诉记者,东华村人之所以能顽强进军国际水产品加工市场,靠的就是镇村两级的鼎立扶持,“农村服务企业、企业反哺农村”是东华村实现村企双赢的法宝。何学明介绍说,水产品加工是用水、用电量特大的耗能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能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村党委根据村办的水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化等特点,主动靠前服务,协助做好企业招工、水产品技术鉴定等力所能及的工作,推动了水产品加工集群的形成。

  不仅如此,东华村与企业之间还建立了“选派、挂钩、互派”的人才双向联“培”机制。村党组织选择有创业愿望和有培养潜力的村党员干部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企业党组织发动热心农村工作的企业党员能人到村挂职,帮助村理清思路、谋划发展,这些工作都深得群众的好评。

  通过党员干部互派,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发展经济的本领,推进了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近年来,东华村共培养党员企业家23名,企业技术骨干26名,村后备干部7名。

  村委与企业党建工作的联动,促进了东华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是东华村发展的“特色之路”。采访中,何学明说,未来的东华村不但要继续走好这条“特色之路”,还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和谐家园大家建

  如果说 “家家盯市场,户户闯商海”是东华村发展经济的真实写照,那么,“和谐家园大家建”则是东华村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已经富起来的东华人,并没有忘记家乡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他们开始注重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精神文明的享受。

  为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村建立了村企双方和谐环境共同管理工作机制。在企业的支持下,村党委对现有村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整合。

  近年来,东华村先后筹建了集文化教育、室内体育、娱乐宣传为一体的综合影剧院;建设了村道绿化带、环村绿化带和沿海防护林带,种植名贵树木和速生树木1万多株;实施了纵贯全村的800多米河道改造工程,建设河岸景观路,改善、美化村内环境。不仅如此,还建立了治安互动管理模式,成立村企治安联防巡逻队,构建治安联防联控网络。同时,村、企共同启动了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活动,实行村、企党员结对帮扶,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村党支部书记何学明说,这些成果,全都来自村民的自发捐资和共同参与,尤其是村民理事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原来,该村为了更好地发展公益事业,由村各个家族自主推选有威望、有能力、公道正派的老前辈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村民理事会。通过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教育、自主服务、自我监督。村里要开展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村两委向村民理事会传达思路,在理事会通过后,由村委出面向村民集资,具体的操作事宜(包括签订合同、工程监管、出资花钱)则由理事会来办,这个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村民投身公益的热情。今年年初,在理事会成员的发动下,该村占地16亩投资600万的新小学校舍开始动工,预计将在九月份开学前竣工,而村委办公大楼也将于六月份在小学旧址开工,这些资金都来源于企业家和村民的捐助。

  凉爽的微风,翠绿的田野,归巢的鸟儿,满目的田园风景和现代化的村建规划相得益彰。如今的东华村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强化党建带动,深化村企联动,朝着建设海西超一流经济强村的目标进发。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