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自办五次网络春晚爆红 “80后”男孩住厦门

渐行渐知
2014-02-14 08:58:12
人物名片自办5次网络春晚爆红 “80后”男孩住在厦门人物名片

  兰何水生,出生于1988年,2010年至2014年连续五年的春节,导演网络版春晚走红,每年视频点击率均超百万。其导演的80后春晚被媒体评为八大草根春晚之首,导演的土豪春晚曾荣登百度搜索风云榜第2名;他还曾任厦门知名社区网站站长,业余时间运营的新浪微博@厦门那些事儿,是厦门最多媒体报道的草根微博;曾被人民网评为2009年度十大网络红人、荣获中国青年创新大赛一等奖、入围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百强。

  “第5次导演网络春晚,第67次扶起摔倒老人”—这是兰何水生在《土豪春晚》节目单上的自我介绍。“这介绍一看就很有土豪味儿,都说炫富不用晒钞票,每天上街去扶摔倒老人就说明你足够有钱了。”

  今年春节,生活在厦门的兰何水生,与微博红人“所长别开枪是我”共同导演《土豪春晚》,迅速走红网络。截至昨日,时长95分钟的视频,优酷点击率接近120万人次,微博观看者达2000多万人,百度搜索输入“土豪春晚”,能搜到900多万条信息。

  2010年2月14日,还是在校大学生的兰何水生总策划、总导演“猫扑春碗”盛事,在众多春晚活动中异军突起,震惊网络,并创造“春碗”一词,受到广泛运用。五年来,他坚持每年办网络春晚,“网络里面来,到网络里面去,做网络春晚给网友看。”

  厦门晚报讯 文/图 记者 龚小莞

  困惑

  担心节目没人看,看到网友的支持傻眼了

  每年的网络春晚,兰何水生都制定一个主题,例如“80后”、“随手拍”、“土豪”等。他认为五年来最感人的,是2011年的首届微春晚暨80后网络春晚。兰何水生本身就是“80后”,他邀请了40多名大江南北的“80后”,每人一句,共同朗诵一首诗歌,把网友看哭了。

  当时他唯一的平台是个人微博,有7万左右的粉丝。一个人花了十几天时间,把所有节目收集整理、剪辑好后,忽然陷入困惑状态:这些东西有人看吗 除夕前一天,他把节目单都做好了,带着复杂的心情发了一条微博:如果转发超过2011条,晚上就把节目发出来,如果转发量达不到预期,就把所有的文件都删掉。发完微博,他就乘车回老家龙岩长汀去了,到家后打开微博,他傻眼了,转发真的超过了2011条,他充分感受到了网络的力量。

  感动

  网友们没有报酬,却反复录制排练节目

  兰何水生说,做一台网络春晚其实很简单,不像传统春晚要定节目、宣传、彩排、直播等那样复杂,只要通过网络征集一些符合条件的节目,剪辑后上传就可以了。最大的问题是部分网友提供的节目不理想,这就需要他与对方反复沟通、修改。很多网友的敬业带给他很多的感动。

  2010年的网络春晚,一名高中生表演了rap,因为节目质量不好,大冷天的晚上,一个人到网吧反复录了三次;2011年的“80后”网络春晚,为了录制视频,八九名网友特意到当地的一座桥上 ,做了十几遍广播体操;

  网友们参与网络春晚,都是没有报酬的,即便网络名人也是如此。参加过《中国达人秀》的“颤音奶奶”董云蓉,每年都录制节目参与网络春晚,她今年已经70岁了,为了演唱英文歌曲,下苦功学英语,还苦练吉他,自弹自唱。今年他还邀请到了《中国好声音》著名学员吉克隽逸、赵本山弟子董成鹏以及相声演员贾玲等演艺明星。

  坚持

  自办网络春晚纯粹因为兴趣 没有钱也要做下去

  办网络春晚的想法,源于父母对央视春晚失去了兴趣。“很早以前,我爸妈每年都看央视春晚,后来就不看了,除夕晚上9点就睡了。”于是,他希望自办春晚,带给父母快乐。

  每年的网络春晚,从征集节目到上传,需要20多天时间。兰何水生作为导演的职责是和网友们沟通,给他们提供灵感。过去四届网络春晚他都是自己动手剪辑节目,花三四个通宵,串节目,配字幕,制作节目的头尾等。

  兰何水生说,他做网络春晚,纯粹是因兴趣,不花钱也没有收益,网友们也都是无偿参与。直到去年和今年,才有商家赞助了一些奖品,奖励节目的参与者。最大的满足感,来自于点击率和关注度。“节目不是我演的,但我为那些演员感到高兴。”

  他说,这么多年来,做网络春晚已成习惯,他会将这种习惯坚持下去。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