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刑警自白版“警察故事”引赞 博文已酝酿很久

柳飞霜
2014-04-10 08:33:06

  本报讯(记者余少林)这些天,一篇名为《你给我信任,我予你忠诚!》的博文在福州网友的微信朋友圈里流传。博文的作者从清明节长乐河下街那起“跳楼自杀尸体断成两截”案件入手,通过描述破案的心路历程,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警察故事、警察生活及工作状态。而这篇博文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感动了福州网友,不少人在朋友圈里感慨,文章写出了民警的苦,并纷纷点赞。昨日,记者核实,文章作者是长乐公安局刑侦大队情报队女民警翁真。

  你给我信任,我予你忠诚!

  本是6日值班,但5日下午5时左右就接到通知,说(长乐)河下街有人从空中坠落,尸体分成两截,一半在道路旁,一半在二楼天台上,肠子满地板都是,目前尚不能定性,做好加班准备。

  上网一看,已经有相关新闻了。死人不是没见过,死得这么惨的还是少见。等着被召唤的感觉真不好受,索性把包一打,直接跑到局里待命。队长说(死者)身份仍然不明,死者身上除了衣服别无他物,现场封锁了,技术人员和法医(正在)忙活着呢。

  晚上10时许,队长发了一条短信,通过指纹比对发现死者系xxx,要我马上查他的祖宗十八代及其他可疑线索。还没两分钟,又打电话,问怎么样了,领导等得很着急。哥,我也很着急,但查询也需要时间不是 自此到凌晨2时,兄弟们埋头苦干,各种查,各种联系,各种分析,各种调查、走访、反馈,每发现一个疑点都很兴奋,每排除一个疑点都很失落。他杀疑点逐步排除,自杀的死状又令人匪夷所思,彼此都觉得头皮发麻,但一个都没有放弃的念头,集思广益,睡意全无。

  第二天,死者在福州的住处(被)找到,死者的儿子也见了面,继续分析海量数据和探头(资料)。12时左右突然接到通知,说确定为自杀。一听到这消息,埋头苦干的大伙儿都喜形于色、筋骨舒展:“就是嘛,分析了一大堆都是正常的,一点他杀的可疑点都没有,看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再过一会儿,传来确切的消息:经过省厅技术总队、福州技术大队对现场的反复勘察,发现死者攀爬坠落的地点,且血迹喷射形状也符合高空坠落碰撞形成之形状,且死者家属也告知,死者患有尿毒症,多次流露厌世念头,基本排除他杀。至此,我等大部分警力撤退,还有小部分警力继续寻找探头资料。

  本以为此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今日不经意在长乐论坛看到各种评论,对警方给出的自杀结论,多数人表示不信(说实话,我们原先也没想到是自杀,都是以命案的力度开展工作的),有人表示“呵呵”,有人觉得被“忽悠”,更有甚者,觉得自杀不可能摔成两截,不能排除被人推下来的可能。看到这里,我也“呵呵”了——自己跳楼不可能断成两截,被人推下来就可能啦

  入警十一年有余,一直呆在刑警队,期间接触的三个刑侦大队长,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破案高手,何曾在案件上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过 就我个人而言,从开始的似懂非懂到现在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手段参与侦查破案,每一点每一滴都带着前辈的细致教导和自强不息。真正的破案工作跟电视剧相比简直逊毙了,不是每一次询问、讯问、走访都有收获,“柳暗”不一定“花明”,往往大量的工作都是无用功,但不去做怎么知道是无用功呢

  入警才两个多月就碰到一起命案,在潭头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为了寻找线索,我和师傅顶着大中午的烈日从浮岐徒步翻山,只为了寻找一条嫌疑人可能逃跑的路径。被太阳晒得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爬山爬得气喘吁吁,手臂也被草篾划了几道口子,不敢喊累,因为大你那么多的师傅还在前面带路没有吭声呢。后来案子破了,才知道嫌疑人根本不是顺着那条山路跑的。可是,能说我们白做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也曾心酸胆怯。入警第二年,碰上那个系列杀人案。第一起的受害人是个年轻寡妇,孩子才上小学。领导叫我给孩子做笔录,我怎么做得下——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眼里充满惊恐,手掌沾满妈MD鲜血。放学了,小男孩蹦蹦跳跳地回到家,推开房门却发现妈妈双手被反剪倒在血泊中,不知所措的小男孩扑在妈妈身上,哭着、叫着,想帮妈妈解开绳子——这样的一幕一直浮现眼前,至今想来仍让我泪流满面。为了侦破这起案件,兄弟们拿着模拟画像走遍了周围住户、营运司机、商家小贩,有的都走访三遍。一个多星期过去,没有任何线索,但是大家都没放弃。可就在这种时候,又发生了第二起命案,作案手段如出一辙,就在第一起现场附近。凶手的残忍和嚣张让人不寒而栗!通过大量的外围调查摸排走访,凶手的轨迹渐露端倪,专案组发现他还涉嫌邻县的两起命案。那段时间,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我都跟兄弟们调查到晚上十点左右才回局里,寂静无声的市局,幽暗的楼道,每每让我胆寒,觉得那个至少四条人命在身的凶手似乎藏在某处注视我的一举一动。这种后遗症在抓到他后还持续了好一段时间。所以,对网上说我们因为“破不了就说是自杀”的人再报以“呵呵”。

  也曾难以自抑地哭泣过。从五月开始侦办一个系列盗窃保险柜财物案件,走了大大小小十个现场,分析了长长短短近百个数据,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六月初收网。预审无果,取保。平静两个月后,这类案件又疯狂爆发,技术人员疲于现场勘查,巴望着快点破案;领导更是频频催问,希望快点破案。分析来分析去还是原来那一伙,你们信还是不信,抓还是不抓 压力山大,彻夜难眠。终于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在决定动手抓捕的那个中午,压抑了几个月的情绪陡然爆发,躲在被子中狠狠哭了个够。抓到预审完,又狠狠笑了个够。

  有人说,现在中国被黑得最严重的三个职业是:教师、医生和警察。一个是教书育人,一个是治病救人,还有一个呢,似乎没那么“高大上”,姑且称为破案抓人吧。可对于整个公安局而言,破案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很多派出机构、窗口办证单位、车辆交通管理部门,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与群众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其他部门,我没有发言权,因为不了解。而刑侦,也许你们说我们只做大案,那是因为你们没看到我们怎样为对付高发小案件绞尽脑汁;你说我们无法破案就自行宣布自杀结论,我只能说你们太不了解,不仅有你们在盯着我们呢,上级公安机关、各级监察部门都在盯着我们呢,还有检察院也在盯着我们呢!

  这身警服,想说爱你不容易!你给我信任,我予你忠诚!

  女警翁真:这博文其实已酝酿很久

  □本报记者余少林通讯员孙星峰文/图

  “父亲去世,母亲遇害,只剩小孩子孤零零的一个人,除了抓到真凶,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帮他。”谈及10年前的一起命案的受害者,长乐市公安局刑侦大队警花翁真,至今仍掩饰不了内心的情感,泪水湿润眼眶。

  记者眼前的翁真,正是《你给我信任,我予你忠诚!》的博文作者。她说,真实的警察生活和电视剧演的出入太大。

  网友质疑警方办案,她心酸写下博文

  翁真是长乐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一名女民警,主要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

  “我只是在空间里写博文宣泄一下,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反响。”翁真说,被转发的事情,她一点也不知情。直到前天下午,办案中,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她的博文在微信朋友圈内被疯狂转发。她一了解,才知道是丈夫觉得她的文章很贴近民警工作,转到了自己的微信里,没想被疯狂转发了。

  “想写这篇博文其实已经酝酿了很久。”翁真说,平时见到网络上有网友对民警不信任,经常质疑民警的办案,心中就颇感心酸。而4日河下街发生的那起案件,因为真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令她感受更深。

  4日下午4时许,河下街发生男子坠楼事件,原本放假的她接到领导的电话,就匆忙打包好衣服,带着无人照看的儿子,赶回长乐。

  7日晚,此案早已尘埃落定,连续加班忙了3天的她回到福州家中,打开了长乐本地一论坛,意想不到的是,对于死者自杀的定论,竟是网友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接连几天的辛苦,得到的却是不信任,她心里陡然一酸,于当晚10点左右,花了1个小时时间写下了博文,想告诉更多人民警的工作状态:即使再难办的案件,不管花多少时间,他们也会去办。

  “想写的太多太多,但几天的值班忙碌,实在困得想打盹,写到11点,所以就草草收了尾。”翁真说。

  真实的警察生活和电视剧演的出入太大

  和多数人一样,翁真最初选择民警也是因为“英雄情结”。电视剧里常演的警花个个身手敏捷,断案如神,这种“高大威猛”的形象从小就在她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因此励志也要当个女警察。长大后如她所愿,她考上了警校,毕业后分配到长乐市公安局刑侦大队。

  “电视剧里演的和现实生活中的出入太大。”加入刑警队伍,翁真渐渐发现,真实的警察生活,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现实生活并没有电视剧里演得轰轰烈烈,而更多的是繁琐平淡。

  翁真说,一接到案件,他们通常是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大量走访调查,但这些外人都看不到,背后的辛苦也就难以理解。

  原来的“英雄情结”早已化为泡影,真正让她在刑侦这个行业坚持下来,是自己身边同事。“他们一投入到案件侦破中,个个都很有激情,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惦记着10年前一起命案中那个小男孩

  从2003年到长乐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已经从警11年的翁真大大小小经历过无数案件。但令她刻骨铭心的是10年前的那起抢劫杀人命案(她的博文中有讲到)。翁真清楚地记得,那是2004年10月8日,刚刚过完国庆开假的第一天,在长乐城关一出租屋内,一名妇女遇害了。

  “那名妇女非常可怜,丈夫刚去世不久,为了小孩子读书,搬到长乐城关租房住,结果惨遭不幸。”回忆那件事,翁真说,当时,小男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