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万:厦门和香港“很像”

时尚萌猪
2012-07-01 15:49:34

  彭一万

  厦门人。曾任厦门市旅游局副局长、厦门市文化局局长;现任福建省旅游学会执行会长,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

  不少人都认为,厦门和台湾的联系密切,但和香港能有多少渊源和关系呢 原市文化局局长彭一万先生,为我们细探其中的究竟。

  在地理上,厦门与香港有很多同类项:中国有两座海岛城市,一座是厦门,一座是香港,并都发展为海湾城市和海港城市。如今,香港是一国两制的示范区,厦门经济特区是一国两制的临界点、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

  南宋末年,宋帝昺被元兵追赶,跑到嘉禾屿(今厦门),又逃到富阳(今香港九龙城),最后在新会崖门跳海自尽,宋朝彻底灭亡。他在厦门和香港都留下不少遗迹,成为文化古迹。

  鸦片战争以后,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厦门被迫列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沦为半殖民地。两地都开始进行中西文化的撞击,留下了大量殖民地文化的痕迹。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是厦门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是厦门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是厦门在境外设点的主要地,成为厦门走向世界的桥梁,信息交流的窗口。

  对厦门的特殊情结,使不少香港人士对厦门文化事业充满厚爱。

  杨贻瑶先生捐赠720万港币,建设厦门图书馆综合大楼,陈荣辉、陈荣旋先生捐赠100万港币设立“陈本铭戏曲舞蹈基金”,吕振万先生捐赠150万港币给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又据统计,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目前有净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大部分是香港人士所捐赠。

  而近年来,两地在艺术交流和教育交流方面往来得更加频繁。厦门高校及中学经常与香港校方互动,厦门艺术团体时常赴港表演,众多书画名家也将个人展览办到香港去了。

  厦门正在努力学习香港的旅游新概念和文化创意。彭一万说,香港是邮轮母港,而厦门也在打造邮轮母港。这样,两地的“共同语言”又多了一种,日后更便于互相合作、取长补短。

  (商报记者 龚冉)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