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7月上气温创1960年以来最高 专家支招防暑

故事人
2014-07-17 08:45:37
连日高温,市民纷纷用各种方法消暑。 (张九强 摄)

  【核心提示】

  连日来,泉州持续高温,昨日上午8时43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这是半个月来气象台第六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那么,在这种高温天气里,市民生活起居应该注意什么,农业生产又该注意什么 昨日,记者多方采访专家,请他们为市民防暑支招。 □记者吴志明 实习生陈雅君

  现象

  7月上旬气温高 旬平均超30℃

  来自气象部门的消息,我市今年7月上旬旬平均气温超过30℃,为1960年以来最高。据介绍,现有资料显示,1960年以来7月上旬旬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2006年,30℃。而今年同期气温已超过30℃,破了往年的记录。

  据了解,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高温酷暑)。来自市气象台的统计数字,7月份以来,市区35℃以上达到5天,而安溪37℃以上天数则达到了8天,南安37℃以上天数也达到了3天。

  据介绍,今天仍将维持晴好的天气,明天起山区出现降水,而到了后天我市可能迎来一次降水过程,以阵雨为主,可能稍稍缓解我市旱情和高温。

  生活

  保持充足睡眠 切忌“快速冷却”

  面对酷暑高温,市民该如何应对呢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廖立行建议,市民要尽量避开在10:00—14:00这一高温时段作业或出行,应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最好携带清凉的消暑饮品。要穿宽松、透气性能良好的衣服,带必要的遮阳工具,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等症状,应用凉水冲洗,严重者应到医院治疗。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要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廖主任提醒,市民忌受热后“快速冷却”。有的人脱离高温环境后喜欢开足电扇、空调,或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也不能大量吃冷饮,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强免疫力,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高温天气里,市民饮食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尽可能多吃杂粮、粗粮、水果与蔬菜,要多吃黄瓜、丝瓜、冬瓜、苦瓜、西瓜等凉性蔬菜和水果,吃荔枝、榴莲等热性水果一次不要太多,同时要尽量避免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保健

  常备防暑药品 谨防情绪中暑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药剂科林金朝医师建议,市民可以常备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菊花、金银花等。

  对于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不少人都误认为这两者功效相等,可以相互代替使用。林医师表示,藿香正气水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者可以服用。而十滴水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其含樟脑,有一定毒性,孕妇忌服,小儿减量服用。

  市民小肖平时性格温和,在同事们的眼中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但最近半个月来,他却总是觉得心浮气躁,甚至为了一点小事跟同事吵了起来。原泉州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主任、泉州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体验中心主任林永乐副教授表示,当气温超过30℃、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情绪中暑”。他建议,市民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烦躁时就找一些喜欢的事情做,或者适当进行户外运动,通过消耗体能来达到消除烦躁的目的。平日里,多与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聊聊天,倾诉一下工作生活上的酸甜苦辣,倒倒苦水,释放情绪可降低烦躁情绪的频繁发生。

  农业

  适时灌溉调温 保证水分供给

  持续的高温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市农业局技术人员建议,农民朋友应适时灌溉,这样不仅可达到以水调温的目的,也保证了作物的水分供给,减轻高温危害。而成熟稻田应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晒,确保颗粒归仓;对处于秧苗期的晚稻,加强田间水分管理,也能防止高温灼苗和缺水死苗;可采用根外施肥,增强作物(水稻等)抗高温能力。

  该技术人员提醒,气温过高还会导致蔬菜水分大量蒸发、产量下降,可采取搭棚、洒水等措施,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对果园可采取灌水、喷水或遮阳覆盖等措施,降低温度,防止水分蒸发;并注意加强蓄水工作,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农民朋友应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尤其应避免在中午前后在田间劳作。

  (来源: 泉州网-泉州晚报)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