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拳入省非遗名录 龙岩好汉打破祖训传拳术

时尚萌猪
2012-07-09 17:02:34
黄林在比赛中

  海峡导报7月9日讯(记者 吴林增 吴鹏波文/图)昨日清晨,第一遍鸡鸣,天刚蒙蒙亮,一个精干的农家汉子,在自家大院内挥舞着拳头。他叫黄林,连城拳第34代传人。在龙岩连城县隔田村,像他这样的“武林中人”,已经不多。而假如时光倒流,同样是这样的清晨,村子的每个角落,都会有他的父辈祖辈,比武切磋。在这里,连城拳久负盛名。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连城拳,已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拳,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

  拳术

  黄氏拳师 自创连城拳

  据《连城县志》记载,自宋代端拱年间,连城黄姓第三代九四郎借送县官荣归河南之机,到河南登封少室山(即现嵩山少林寺)随蔡、董、孙三僧习少林拳法数年,后返家乡教习族人,得以世代相传。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隔田拳师黄思焕经商浙东,结识宗人黄百家及其师王征南并成为莫逆之交,切磋拳技,交流甚密。黄思焕得黄百家、王征南的多年悉心指教,颇得内外两家拳法真谛,融两家精华于一炉,穷毕生之精力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连城拳”。

  古时候的隔田,村民习武之风很盛!族人奉列祖前辈的告诫:隔田武术架势沉宏、防守严而不疏、不易被人所伤害,若遇人挑衅,先以谦让为恭,倘若一犯再犯,亦可自卫。连城拳所使用的器械有:棍、叉、钩、双刀、长柄大刀、双钧、短戟、铁尺等。

  别具一格连城拳

  “连城拳”的风格特点是架势适中,以中下磐为主,身活步健,运手莫测,防守严密,前后兼顾,进退有法,拳势猛烈;讲究吞吐浮沉,门户紧,来势凶,吞三分,吐三尺,进如猛虎出山,退似猫儿戏鼠,子午中正,步隐腿快,肩灵拳活,腰拧劲发,肘手连攻,有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和兼南北二家之长,既舒展又凌厉的特点。连城拳内容丰富,完整系统,有拳术、器械、对练等几十个套路。

  “连城拳”流芳百世,数百年来,该县尚武之风世代相传,永不间断,练拳使棍者常年不辍。

  仅明清时期,全县就有武举人144人,武进士8人,特别在清乾隆年间,武举人的人数多达44人。2001年8月,连城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第三批“全国武术之乡”的光荣称号。

  人物

  为传承 他破连城拳的祖训

  不过,鼎盛在明清时期的连城拳,历经数百年传承,如今,在连城,单纯练拳已经不多。

  黄林算是其中一个,家住连城隔田村。他的名片上写着:连城拳第34代传人。在他的家,到处都在彰显“武侠”。

  黄家大院,有个八卦图,那是他练武的场所。门口是一个打桩,用来练拳;大厅内,悬挂着各种武术比赛奖章。

  从4岁开始,黄林就迷上了连城拳。黄林告诉导报记者,由于连城隔田村地处僻壤,缺少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因此每逢雨天或晚饭后,大家都聚集在一起,提枪弄棍,以此为乐。日积月累,村民的习武之风甚之又甚。

  小时候,每天一早,黄林都要看着父亲在村里的习武厅舞枪弄棍。他的老父亲,同样是连城拳传承人。

  黄林作为家里的长子,顺利接过父亲的“武功秘籍”。每天一早,他就要蹲马步,舞拳头,一招一式,父亲都要亲手指导。

  昨日,在镜头下,黄林腾空而起,5分钟内,脚踢拳打,用力打了一套连城拳。完毕,他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他笑称:老了。

  黄林告诉导报记者,他练的这套“连城拳”,已列入全国知名拳种、全省八大拳种之一。

  2009年,“连城拳”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林告诉导报记者,连城拳的传承,祖上有一个祖训:传男不传女,而且只传给长房长孙。

  不过,在连城拳成为非遗之后,黄林越发觉得,这个祖训,成了连城拳传承的“绊脚石”。

  “该不该破坏祖训”让黄林一直纠结着。这些年,“连城拳练习的人群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意学,都喜欢走出大山”。

  于是,在这种纠结中,黄林开了博客,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城拳。

  如何保护 黄林“破戒”了,他违背祖训,开始招收学徒。“就算不是长房长孙,只要愿意学,我都教”。

  近年,连城少体校开办,连城拳是少体校教学内容之一,黄林义务当一名连城拳教练。

  而在这个武术班中,除了一些男孩,也有少数女孩。“现在也管不了‘传男不传女’了,只要能把连城拳发扬光大,什么‘招数’都行”。

  而为了保护连城拳,黄林说,自己都成了“小男人”,天天一头扎在培育连城拳新人当中,“现在家里的收入,全靠我老婆养猪赚几个钱”。

  文武庙

  彰显连城人的“武风”

  连城贵为武术之乡,所以早年打日本鬼子,也留下连城拳的影子。

  在连城姑田,有一座全国罕见的文武庙,就能说明连城的“武风”:连城人能文尚武。

  这座文武庙位于培田村村口不远,占地约100平方米。一层奉祀的是武圣人——— 关公;楼上供奉的是文圣人——— 孔子。

  据介绍,培田文武庙的现有布局,是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变迁才定型的。

  该庙最初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500多年,只有一层建筑,祭祀关帝爷,原称“关爷亭”。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才改建成二层建筑,上层祀文圣孔子,下层祀武帝关公。据说,是主文的孔圣人安在楼上还是主武的关公安在楼上,当时还费了一番思量。最终,村民还是决定将“大成至尊”孔圣人安在楼上,“千古一人”关帝爷安在楼下。

  据当地学者研究认为,文武同庙,将文圣武帝一并供奉和崇拜,体现了连城人崇文尚武的观念。“把孔圣人放在上面,说明连城人的‘武风’建立在“文风”上。”当地学者说。

  学者说,透过这座文武庙,就可以想象,明清时期连城人习武的风气很浓。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