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王刚来厦门讲取财之道 自曝买古董被坑

画长亭
2014-10-25 10:07:36
论坛结束前,王刚表达了对厦门的热爱:在座的各位,我很羡慕你们,这实在是一座太美太美的城市!
  论坛结束前,王刚表达了对厦门的热爱:在座的各位,我很羡慕你们,这实在是一座太美太美的城市!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何无痕 图/记者 姚凡)

  影视剧里,他是和珅,坐拥珍宝无数;角色之外,他是王刚,依然爱珍宝,但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昨日上午,在“艺术·对话世界—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论坛上,作为资深收藏家,王刚把自己如何“取财”的酸甜苦辣娓娓道来,其间妙语连珠,引得全场笑声不断。

  “取财”要有道 还要有博饼的精神

  昨日见到王刚,大家说得最多的却是:“和珅来了!”就连王刚都自嘲,前天在厦门,头回听见有人说,“这不是演王刚的和珅吗 ”随着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王刚饰演的和珅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电视剧里的和珅贪财,现实中的王刚也爱“财”,褪去演员的身份,王刚还有另一个角色—资深收藏家。

  坐在台下的他一袭黑衣,看起来温和缄默,没有电视中的伶牙俐齿。但一站上台,节目主持人王刚立刻“附身”,“和珅有钱,但他49岁就走了,王刚66岁,还活着,所以我比他幸福多了!”现场一片哄然大笑。

  既然是跟艺术品有关的论坛,自然得谈谈艺术,但听王刚说起收藏这门艺术,却像听人拉家常:和朋友相聚“雅集”,看看大家最近新来了什么宝贝,朋友炫耀得了个“孤品”,他从兜里掏出个一模一样的来;刚入收藏界时,自己是如何看到赝品还挪不动步,眼巴巴想买……精彩的故事让大伙听得欲罢不能。故事完了,自然就是谈谈“取财”之道,就连厦门的博饼习俗也被王刚总结进“取财”之道—大伙光站着不买可不行,还得有激情。

  “皇上”与“和珅”也玩冲动消费

  但在艺术品收藏的世界里,精彩风光有时,却也不乏失败的出手。比起这些“过五关斩六将”的得意故事,大伙似乎更爱听明星的倒霉故事。摸准了观众们的心态,王刚讲了某日在上海逛地摊的“失手”故事,光自己不够,他还拉上了“皇帝”专业户张铁林。

  “有一天啊,我俩在上海逛地摊呢,女老板三十八九岁的样子,风韵犹存……”开头刚讲,现场立马笑成一片。就是这个风韵犹存的女老板,让王刚与张铁林摔了跟头。王刚回忆,张铁林出价1500元要一对粉彩小盖碗,自己愣是掏了750元买了其中的一个碗。但等回家对着阳光一看,才发现这碗是新造的,顶多值10元钱。归根究底,王刚把账算在这个“风韵犹存”的老板身上:“她如果没站那看,我俩会抢吗 要不抢,我也许会在店里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玩意不是真品。所以说啊,买东西,千万不要乱,要注意节奏!”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