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匈奴为何会消亡?真的是因为汉朝吗?

一叶扁舟
2018-08-19 12:21:08

在很多自负的国人眼中,匈奴的灭亡跟汉武帝有关:汉武帝赶跑了匈奴,打得匈奴人一路西逃,最终匈奴被大汉给灭了,这就是所谓的“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如果以这种自负的心理去看待历史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匈奴的灭亡跟汉武帝没有任何关系,匈奴的灭亡跟一个人的暴卒有直接关系,那就是阿提拉。

被折断的“上帝之鞭”

西元453年,被西方称为“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在宫中暴卒。阿提拉的遗体被放入由金,银,铁制作的三重棺内,棺椁之中放入一些对阿提拉具有特殊意义的战利品。他的儿子们将棺椁埋在泰剎河的河床下,然后将埋棺的人全部杀死,以确保永远阿提拉的棺椁永远不会被发现…..

阿提拉的仓猝离世在他身后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几个儿子在安葬了父亲后,马上进入瓜分帝国的内战中,从前的蛮族属民见时机成熟乘机起来造反。庞大匈奴帝国很快进入了瓦解和崩溃的局面。

阿提拉的长子艾拉克主张由他绝对控制与继承阿提拉帝国,但是2个弟弟邓吉泽克、厄尔纳克却坚决不同意,他们声称王权要由主体部落决定。

就在阿提拉的儿子们为了个人利益纷争吵闹中,曾是阿提拉得力助手的格皮德王阿尔达里克看准时机,在他眼中,阿提拉是个英雄不假,但是他的几个儿子却远远不如其父。与这样的新主人合作,不如自己当家做主人。阿尔达里克迅速与东哥德人、赫卢利人、鲁基人、斯基里人、苏维比人等等这些曾经被阿提拉征服的部族联盟,快速集结部众联合反抗匈奴人。涅德战役打响了!

西元454年,匈奴人和手下的蛮族人在现在东欧潘诺尼亚的涅德河畔进行了一场决定匈奴人命运的大战,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涅德大混战。

在残酷的厮杀中,最有希望继承阿提拉事业的长子艾拉克被刺杀阵亡,3万多匈奴战士被杀,匈奴人的精华损失殆尽,自此一蹶不振。

复兴无望

大战之后,一部分匈奴余众在阿提拉的幼子厄尔纳克率领下逃回多瑙河下游,统治保加利亚 ,另一部分则进入罗马帝国,主要活动于巴尔干半岛。

阿提拉的另一个儿子邓吉泽克看到哥哥和弟弟都不能成气候,于是下定决心要创造跟父亲一样的辉煌。他企图重新统一匈奴余部并且恢复阿提拉时代的霸权。为此他亲率大军入侵多瑙河,与东哥德人展开大战,但事与人违,第一次大战就让他吃了个败仗。

西元468年,邓吉泽克重新集结兵力,转道攻打东罗马帝国,但此时匈奴人早已不是“上帝之鞭”阿提拉时期的狂战士,新的主人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自豪和骄傲。东罗马帝国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不能二次败给匈奴,于是联合蛮族军队与匈奴展开大战。战役打响半年之后,匈奴大败,邓吉泽克的首级被悬挂在君士坦丁堡,匈奴人最后的一次努力也告失败。

落日黄花

此时的匈奴人已经成了落日黄花,残余部众不是被杀就是被当成了奴隶,而生还者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回到喀尔巴阡山以东地区,部分人在此安顿下来,另一部分继续寻找新的居住地。

此后,留在巴尔干地区的匈奴人在希望破灭之后,纷纷以雇佣军的身份加入到东罗马帝国中,成为东罗马人在战场上的先锋军。他们为后来致力收复失地的查士丁尼大帝灭亡汪达尔王国和东哥德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昔日战绩辉煌的匈奴人虽然大势已去,但却仍涌现出许多能征善战之辈,只不过这些人早已成了东罗马人和斯拉夫人的手下之臣。东罗马东部的大将蒙多于6世纪的成功打败了北方新的入侵者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并在东方与帝国的宿敌波斯保持了长期的和平,这个蒙多正是匈奴人,并且他自称是阿提拉的后人。可惜他虽然继承了祖先的勇敢和智慧,但无法建立起祖先的伟业。匈奴人的历史远远没有结束,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地方的人种宣称自己是匈奴人后裔,是阿提拉的子民。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