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风俗习惯 福清特色的清明节

孙一杯
2015-04-02 11:52:02

文明祭祀 值得提倡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要发展,适应时代发展,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近年来,清明节上坟烧纸,不慎引发山火的事件频频发生。为预防山林火灾,每年清明时节,林业部门和部分镇村都要加派人力,上山巡逻。此外,过量燃烧祭祀品、燃放烟火炮竹,也给空气造成了污染,让原本“气清景明”的节日“渐行渐远”。甚至有些人烧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诸如“别墅”、“豪车”、“手机”、“电脑”等,实在让人啼笑皆非。除了烧祭品,乱扔垃圾、乱停车,也是清明祭扫期间常见的现象。

“去状元埔陵园,只有一条双车道的山路,清明节祭扫的人很多,车子也多,只要有一辆车不守规则,强行超车或乱停在路边,就会造成双向拥堵。”市民林女士回忆起去年前往陵园扫墓的情景就一个感受:堵!

林女士说,清明祭扫期间是向后代弘扬孝道文化的好契机,大人的行为,是孩子效仿的榜样,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大人们不文明的举止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实在不可取。

新式祭祀 风气渐浓

近年来,花祭、网祭等祭扫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此,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要思想传承不断,祭奠方式可以尝试改变。”

“鲜花同样能表达自己对已故亲人的思念。”80后陈先生说,小时候,他和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一起去扫墓,每次都会带上供品、鞭炮以及冥币。祭祀结束后,都会燃烧冥币。现在,他们意识到燃放鞭炮和焚烧冥币不环保,这几年清明节,他和家人只带菊花前往扫墓。

“我在网上申请注册了一个灵堂,把奶奶的名字打上去,就可以祭拜缅怀了。通过网络祭拜,不但可以追思先人,还能达到低碳环保的效果。”在城区开设培训机构的林女士是福建龙岩人。她说,这样做,绝不是偷懒,而是因为太忙,无法赶回老家祭拜,她身边有许多年轻人都采取这样的方式纪念祖先。

“我们要以更加多元的文明形式怀念往昔、展望未来。清明到了,天气很好,扫完墓准备带家人到郊外走走,可能会去灵石山公园或南岭大姆山草场。”家住龙山街道的郑先生说,在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现在选择清明假期外出踏青,主要是想放松心情,同时也让小孩了解一下这个传统节日的意义。清明时节,扫墓、踏青、植树、赏花……许多人都开始用不同的方式过清明节。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