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百姓幸福“渔村大变样心里真舒畅”

黑大大大帅
2012-08-13 11:17:04

  8月7日,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大埔村。海堤边的农民健身公园内,假山、流水、小桥设置精巧,不同品种的绿化树整齐种植,篮球场、门球场及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一群孩子正在开心地嬉戏。

  大埔村党支部书记蔡开森告诉记者,近三四年来,村里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在废弃的虾池上建成这座农民健身公园,总面积100多亩。“如今,不仅本村的村民一有时间就来公园里锻炼、散步,连邻村的也经常到这里游玩。”村民蔡清泉显得很高兴。

  大埔村位于省道笏枫公路南侧,南临湄洲湾,建设中的省道201线(滨海大道)贯穿村子,总人口3426人。蔡开森说,大埔村是个渔村,人多地少,以前村民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或者经营一些干果生意,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致富的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是基础,产业是支撑。”蔡开森说,大埔村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大胆摸索经验,多措并举吸引外来投资,经过多年努力,大埔村现有民营企业数十家,涉及海产养殖、五金织带、建材贸易等行业。近年来,为承接湄洲湾北岸的产业辐射,又启动了东海鞋服辅料生产基地等项目,通过引进少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延伸鞋材辅料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目前,东海鞋服辅料生产基地已完成填海等前期工作,有望引进民营企业12家,新增就业1000多人。

  今年50多岁的村民蔡文清,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妻子是个聋哑人。他告诉记者,过去一些村民讨小海,大多数人外出打工,而他们夫妻谋生很艰辛。这些年,村里企业多了起来,他的妻子实现了就近就业。两年前,村委会特意在村主干道旁划出一片地,让他盖起了一栋2层小楼,他在一楼开了间家电维修店,一家人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近年来,针对大埔村村道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卫生差等问题,莆田城厢区委、区政府积极支持其实施道路硬化、亮化和环境卫生绿化净化工程。目前,大埔村已浇灌水泥路面1.5公里,设立垃圾收集池4个、垃圾桶80个,对1公里多河道进行全面护坡、清淤。

  与此同时,大埔村在重点路段设立警务室,建立护村巡防队,在重点部位安装“全球眼”,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实施“校安工程”,改善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投入资金10万元,成立社区服务中心,下设医疗站、老人活动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公益事业服务站、社会互助救助站等。

  去年,大埔村农民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被列为“莆田市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大埔村农民健身公园还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健身活动中心”。

  采访结束时,蔡文清坐上刚购置的残疾人三轮车,他说:“有空了就想到公园转转,感受着渔村的发展与变化,心里真舒畅。”(原仁开 通讯员 易振环)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