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晴湘西》中的瓶山真的存在么?卸岭和搬山两派到底有何区别?

李苏辛
2019-01-22 19:41:44

[百姓读史]

《怒晴湘西》看老一辈盗墓门派携手探秘湘西瓶山的传奇故事

《怒晴湘西》讲述的是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老一辈“卸岭力士”与“搬山道人”携手探秘湘西瓶山的传奇故事。

《怒晴湘西》的故事主线,就是围绕着湘西瓶山展开的。湘西瓶山这个地点也因此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注意,那么,湘西瓶山在现实中存在吗?湘西瓶山是在什么地方?

可能说到湘西,大家第一个会想到湘西赶尸,而瓶山里的传说,也有一具千年老尸。而影视剧中的湘西瓶山是存在的,湘西瓶山的原型就是湖南省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壶瓶山有两点比较符合小说所写。

瓶山山体因形似宝瓶而得此名,壶瓶山也有此特征。瓶山附近居住着苗人和土家族人,壶瓶山居民也以土家族为主。

瓶山从古代起就是历朝历代皇帝选做炼丹的宝地,因此这里修建了许多宫殿,楼宇,一眼望去十分壮观。虽然陈玉楼,鹧鸪哨对瓶山心向往之,可村民却对瓶山避而不及。

瓶山就是一座食人死地,常有猛兽出没,不缺巨蟒,由于这里曾是炼丹圣地,所以聚积了很多毒气,元墓虽然很吸引人,但进瓶山的盗墓贼从来没有活着出来的。

陈玉楼是卸岭魁首,身怀绝技,他带了常胜山十万盗墓贼进军瓶山,却损兵折将,足能证明瓶山之旅有多么危险了。

《怒晴湘西》的情节与设定极具戏剧性和传奇性:啸聚山林、聚众行事的的“卸岭力士”精擅各类探宝器械,变化万端;

不求宝货、行踪隐秘难寻的“搬山道人”擅长“搬山分甲术”,族人受到诅咒只有找到雮尘珠方能化解;

吃得苦、霸得蛮的湘西军阀为抢占地盘导致战火纷乱,为夺宝物不择手段…

《鬼吹灯之怒晴湘西》这部剧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但盗墓门派却都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四大盗墓门派。

这里说到“卸岭力士”和“搬山道人”,就不免让人想到盗墓四大门派: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

《鬼吹灯之怒晴湘西》陈玉楼和鹧鸪哨虽然都是倒斗同行,但他们属于不同流派,陈玉楼是卸岭力士,鹧鸪哨是搬山道人。卸岭和搬山两派到底有何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搬山派是扎格拉玛部落后人,他们也是四大门派中危害最大的,因为他们眼中只有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搬山派采用的所谓开喇叭的盗墓方式,通过打通墓葬从而使其通风,这样做的方式是搬山派门人即搬山道人在墓葬里晕厥的危险就极大降低了,但是对墓葬的破坏性实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护,各种其他损害就会随之而来。

搬山道人之所以被称作“道人”是因为搬山门人身着道士装扮,而且会一些与茅山道士手法类似的法术,比如“搬山分甲术”。这可以看出搬山一派应该与道教颇有渊源。

搬山倒斗不为求财,只为得到上古神物雮尘珠。但是搬山一派在风水学上并没什么造诣,所以才会使用破坏的盗墓方式,这本来是因为他们自身技能的局限。

这种破坏的盗墓方式使得搬山派成为盗墓贼中的爆破专家了。搬山道人不仅从不与他人合作,还因为对行规和理念的无视,遭到同行排斥,他们很少表露真实身份,遇到一个古墓,基本上就是东西拿光,还要把古墓破毁掉,属于十分缺德的行为。

卸岭力士这一流派源远流长,追根溯源已有两千年历史。卸岭将霸王项羽当成自己的祖师爷,他们擅长破解阵法,精通风水阴阳术法,能够看山寻地脉,从而找到地下陵墓所在之处。

扎格拉玛部落的后人都受到了诅咒,一生寿数有限,他们游走于各大陵墓,只为寻求破解诅咒之法,世代皆是如此。搬山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鹧鸪哨就是其中代表。

卸岭从来不单独倒斗,他们就像自然界中的群居动物,往往都是以团体的方式寻找陵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互相之间比较重视义气。

卸岭派也是盗墓门派中最富争议的,因为卸岭派门人的多面性,使得很多人对他们是又爱又恨。他们有墓可盗便聚在一起盗墓,找不到墓便下山抢劫。

他们大多都力大无穷、都会武功,也因此叫“力士”和搬山一样都是破坏墓穴,后期与其他门派发展了自己的特点,熟知风水、破坏阵法。因为这些人们对卸岭力士嗤之以鼻。陈玉楼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传言摸金校尉有符、发丘中郎有印、搬山道人有术、卸岭力士有甲。可见古时候盗墓群体是相当专业的,不过他们的做法都是违反人道的,就是偷盗见不得光,现在已基本被淘汰了。

陵墓是死者长眠的场所,更是今人评价古人的媒介,不管怎样,还是为死者留下一片净土,少一分乱世的纷争吧。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