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园吞下厦大一半污水 污水零排放样本受推崇

黑大大大帅
2012-08-26 12:14:58
小小花园吞下厦大一半污水小小花园吞下厦大一半污水

  导报讯 (记者 黄智敏 文/图)厦门大学王清明游泳馆旁边有一片小园林,两个水池一大一小,一个小水池里,几条红鲤鱼正欢快地畅游。

  这养鱼的水,就是来自厦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

  更让人称奇的是,在这片只有18平方米的小园林底下,还有一个655平方米的庞大地下构筑物,这就是厦门大学校本部的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工程。从生活污水直排入海,到成功“零排放”,厦大的污水截流样本,备受推崇。

  昨日上午,2012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厦门)活动正式启动,第一站是思明区,导报记者一路跟随先后走访了明发商业广场餐饮集中区和厦大中水回用工程。

  小花园吞下厦大一半污水

  厦大校本部曾长期存在雨污混流的问题,生活污水均通过雨水管渠直排入海,造成学校周边的白城海域水体严重污染。

  为改变这一状况,厦大将校本部一分为二,北部白城、海滨一带的污水接入厦门市市政管网,引到前埔污水厂处理;南部则由厦门中联环公司就地兴建一个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就地处理。

  这个污水厂就是眼前这个“巴掌”似的小公园,它改变了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把污水处理设备埋进地下,地面作为绿化景观,还养上了观赏鱼。

  厦大校本部每天产生的污水量约有6000吨,这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3000吨,其他污水引到前埔污水厂处理,整个校园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每天生产出的2400吨中水,虽不能直接饮用,但不仅可浇灌花草、养鱼,还能冲洗道路、公厕,给文庆湖、芙蓉湖、凌云水库等景观湖进行生态补水,真正变废为宝。

  厦门将推广地下污水处理厂

  值得注意的是,厦大翔安新校区,同样将实现“零排放”。

  据悉,翔安校区规划了日处理能力8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其中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日处理能力4000吨,今年秋季第一批师生入驻后,就能投入运行。

  而在地下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思路,对用地紧张的厦门来说尤其值得借鉴推广。正在推进中的筼筜湖综合整治工程,也计划在松柏公园地下建设一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处理松柏湖每天截流的万吨污水。

  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开展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市政道路冲洗用水工程建设。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