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解放军大将粟裕为何没参加抗美援朝?

怀念梦想
2015-08-13 20:30:42

揭秘:解放军大将粟裕为何没参加抗美援朝?

本文转载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任振杰,原题为:《保持常胜纪录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本文为节选

鞠躬尽瘁,为国家安危日夜操劳,乐将宏愿付青山

进入1949年,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华东野战军整编为第三野战军,粟裕被认命为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3月又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务委员,具体负责华东军区工作。在5月中下旬,粟裕精心组织了上海战役。他首先考虑到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如何解放上海,对党在国内外的政治影响和新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均有重要意义。为此,他制定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歼灭敌人,又要保持上海的完整。5月12日,他精心运筹,首战高桥、刘行、吴淞,诱使敌人主力部队至上海外围,然后发起对苏州河南及南市之敌的攻击,而后会攻苏州河北之敌。在解放上海过程中,他居然奇迹般做到了全市供电、供水没有间断,电话照常畅通。在创造大城市进攻作战奇迹的同时,粟裕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将目光投向了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

从1949年3月到6月,毛泽东多次提出要粟裕:“请开始注意研究夺取台湾”,“准备占领台湾”。为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粟裕密切注视着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着重研究现代战争条件下陆海空三军配合的渡海作战的新战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套战前准备措施和作战方法。上海解放后,他准备抽调8个军用于攻台,而以第九兵团3个军作为第一梯队,立即投入战前准备。随后,由于金门、登步两战失利,加上国民党军部署的变化,他多次向中央军委建议调整部署,甚至多次进京,向毛泽东和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恩来请示、汇报。

1950年6月上旬,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粟裕汇报了解放台湾的准备情况和作战方案。他认为,由于参战部队不仅包括第三野战军全部,还有其他野战军的3个军参加,已经成为全国全军的重大战略行动,对太平洋和东南亚局势将发生重大影响,建议中央军委直接主持此一战役,或请刘伯承、林彪来一位主持亦可,他作为华东军区领导人全力协助。毛泽东否定了粟裕的建议,宣布:解放台湾之战仍由粟裕指挥。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悍然出兵朝鲜,并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推迟解放台湾的时间,将主要战略方向由东南转向东北。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并以粟裕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毛泽东通过陈毅向粟裕转达,明确要粟裕担任抗美援朝作战指挥任务。就在粟裕积极准备迎接新挑战之时,由于长时间的紧张、疲劳和多次受伤,他身体状况已严重不佳,不得不进行治疗和休养。

1951年,粟裕从苏联休养回国后,进入军队统帅部工作。先后担任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党委第一书记和第一政委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他对国家的安危、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仍日夜操劳。他认真总结多年的作战经验,特别是根据国际形势和敌我态势,到总部工作不久,便向中央提出应首先确立国家总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军队建设的重点和原则。中共中央很快明确了当时亟待确定的战略性问题,制定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