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笼冬天必备取暖工具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是素颜
2015-09-07 12:52:45

福清阳下街道民间收藏家陈修俊收藏着2个破旧的火笼。火笼这种过去农村冬天必备的取暖工具,其实孕育着浓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火笼内有一个类似花盆形的瓦盆器具,一般用耐火土烧制。外侧用竹篾编织成灯笼形状,并在外侧中间位置加一弯形手柄牵引。冬天的时候,“怕冷”的村民、特别是老年人,都要在内瓦盆里加入火炭,用于取暖。在过去缺衣少穿,而且还没有电热毯、电暖瓶等保温设备的年代,火笼成为冬天农村家里必备的生活用品。

“火把顺墙倒,薯米当粮草,火笼作棉袄。”新厝镇民俗专家郭说发先生年轻时,曾经在一都镇工作12年。看到火笼照片后,勾起他一段对悠悠岁月的回忆:“这段顺口溜就是解放初期一都镇的‘三宝',也是村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介绍说,顺口溜中的“火把顺墙倒”,是山区村民就地取材,用做篾剩余的竹片放在水中浸泡后晾干,然后将其捆扎成为条状,夜间村民们走家串户时,将其点燃做照明用。到邻居家后,将火把灭了顺墙根一放。回家时,再将其点燃可以照亮归途;此为一宝。二宝是“薯米当粮草”,说的是解放初期,一都镇村民们的经济生活较为困苦。“三宝”中的“火笼作棉袄”,正是本文所述的主题。当年,村民们没有能力添置大衣、风雪衣、皮衣和棉袄,就利用漫山遍野的麻竹编制火笼。用火笼来驱寒,不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反映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陈修俊收藏的这对火笼,竹篾编织很有讲究。其中的一个外围用篾密密麻麻编织,这是出于热能考虑的,防止不必要的热能散失;另一个火笼,其其下部用密密匝匝的篾组成,那就是为了保温,而上部的“X”状条纹出现,就是为了“与众不同”的美观。

据郭说发先生介绍,一都山区不乏手艺巧的篾匠师傅。以前他就看到过在火笼外壳上编织出一些诸如“年年有余”、“风调雨顺”、“白头偕老”和“恩恩爱爱”之类吉祥话的火笼。这种有“文化”的火笼在民间图的就是一个吉利。同时,它也使原本普通的取暖工具,增添了不少民俗文化的内涵。“除此之外,火笼还有一个’烘干机‘的功能。”郭先生说,一都山区三四月阴雨连绵的气候中,衣服没办法晒干是小事,可小孩的尿布没得换洗是不行的。年轻的妈妈们会将小板凳倒过来支起架子,拿出火笼来烤尿布。这一做法既能烘干又可杀菌,成为妈妈们的好帮手。火笼,取暖工具的文化寄托,取暖工具的“多功能”作用,就这样最大限度地发热发光着,成为村民们一种割舍不断的至爱。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