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大唐帝国之右臂,吐蕃的贪天野望

简单的弃子
2015-10-27 13:54:19

图一 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与吐蕃

断大唐帝国之右臂,吐蕃的贪天野望

“取西域而断匈奴之右臂”“无西域则河西不安,河西不安则陇右震动,陇右震动则关中不稳,关中不稳则天下危”。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域的重要性。所以,但凡是中原王朝只要有机会都会去经略西域。西域也一直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反复争夺的重要场所。

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西域长达千年的反复争夺中。大唐帝国与吐蕃在西域长达百年的反复拉锯,最具典型性。充分反应了西域得失对双方兴衰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重新回忆一下,那百年时间里的豪情万丈与悲壮凄凉。

图二 大唐帝国之安西都护府“三州四镇”

断大唐帝国之右臂,吐蕃的贪天野望

一 大唐帝国牛刀小试,初平西域

在平定漠北,臣服东北之后,“天可汗”唐太宗把视线转向了西域。唐太宗,先是通过政治经济手段,迫降了伊州,庭州。然后,派侯君集统兵攻灭高昌国,设立西州。这样,伊,西,庭三州成为大唐帝国经略西域的坚实根基。稍后,唐太宗依靠他崇高的威望,征调数万游牧精锐骑兵,兵不血刃的平定整个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这样,大唐帝国以“三州四镇”为基础,设立安西都护府,初步控制了整个天山南北。虽然平定了整个西域,但是,汉军数量不足,是大唐帝国在西域的致命弱点,这个致命弱点也为日后与吐蕃的反复拉锯埋下了伏笔。

这个时期,吐蕃刚刚崛起,与大唐帝国之间有吐谷浑的阻隔,交通不便。加上刚刚与大唐帝国和亲,对大唐帝国的强盛有足够的了解,暂时无力争夺西域,便按下了对西域的野心。

图三 安西都护府鼎盛形势图

断大唐帝国之右臂,吐蕃的贪天野望

二 吐蕃崛起,反复拉锯于西域

唐太宗去世之后,唐高宗即位。此时,松赞干布也去世了,吐蕃宰相控制朝政,开始疯狂对外扩张,大唐帝国与吐蕃的冲突不可避免。于是大唐帝国与吐蕃在青海湖畔,吐谷浑故地,连续交手三次。大唐帝国因为用人不当,连续惨败。不仅惨败,还把吐谷浑故地丢失。在得到吐谷浑故地之后,吐蕃不仅势力大增,而且取得了多条攻入西域的通道。此时,大唐帝国武后开始掌权,唐高宗死后,武后更是直接称帝。武后称帝后,大唐帝国内乱不休。这又给了吐蕃很好的机会。吐蕃连续多长攻占安西四镇。虽然,唐军也多次收复安西四镇。但是,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始终无法稳定在西域的统治。使得吐蕃一有机会就无休止骚扰西域。

武后在稳定自身统治之后,开始注意西域。她也厌烦了与吐蕃之间的反复拉锯。在听取大将王孝杰的意见后,招募三万汉军常驻安西四镇。三万汉军长期驻守后,西域的形势终于稳定下来。战略优势再度转入到大唐帝国一方。

图四 大唐帝国神兵利器-陌刀

断大唐帝国之右臂,吐蕃的贪天野望

三 玄宗即位,开疆拓土,大唐鼎盛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后,励精图治,终于使大唐帝国再度兴盛。在积攒好实力之后,唐玄宗便开始全线反攻吐蕃。西域自然是重中之重。具体的反攻有两方面。东线陇右地区,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瀚在陇右攻占石城堡,封死了吐蕃经河西入西域的路线。西线,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偷袭小勃律,一举攻占小勃律城,在西线也封死了吐蕃进入西域的路线。至此,大唐帝国在与吐蕃反复拉锯几十年后,完全取得了战略优势。西域彻底安全。大唐帝国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

图五 位置极其重要的大小勃律

断大唐帝国之右臂,吐蕃的贪天野望

四 安史之乱,西域悲歌

大唐帝国的鼎盛没有维持多久。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举兵造反。因为内地承平已久,军队完全没有战斗力。大唐帝国被迫从边疆抽调精锐回救中原。安西都护府,河西节度使下辖的精锐全部抽调一空。河西与西域异常的空虚。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