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军费案,为何最终导致恭亲王等人的黯然离场?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08697390687191300/

1条回答
春意黯然 关注
2019-07-01 22:20:26

云南军费案,也叫晚清云南军费报销案,最终导致惇亲王奕誴黯然离场,恭亲王奕訢并没有参与进来。19世纪6、70年代,云南地区爆发回、彝等少数民族起义,清廷派军队前往镇压,前前后后打了20多年,总算给平息了,到了1879年,仗打完了的云南巡抚杜瑞联算清了朝廷军队在云南的花销,然后派两名手下,一个是粮道崔尊彝,一个是永昌知府潘英章,到北京报销军费。

王文韶,云南军费案仅为降两级使用,后来升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都知道晚清官僚腐败,这个军费里面的猫腻太多,比如克扣的粮饷、虚报的士兵抚恤等,都是地方官员的生财之道,成惯例了,所以云南巡抚杜瑞联派的这两名官员携带5万现银,一边是报军费,一边是上下打点贿赂,使的这个报销能顺利批下来,这两人先找的是太常寺卿周瑞清,通过周瑞清攀上了户部尚书王文韶,此人不但是报销军费的最主要负责人,还是军机大臣。

阎敬铭,晚清廉正大臣,理财有道,有“救时宰相”之臣,官至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东阁大学士。

王文韶清楚里面的瓜葛,但没直接表态,只是说你们按程序来,先从底下一层层报上来,这俩人就找到了负责户部云南司主事孙家穆,奉上了5万两银子,而孙家穆直言5万两太少,最少13万两,我帮你们把报销的事抹平,于是双方就为要价格的事拉来拉去,这时突然传来消息,户部尚书要换人了,换成了铁面无私、清廉公正的阎敬铭,这3人感觉阎王爷来了事儿要黄,于是双方妥协以8万两把事儿给办了。

军机处,原为皇帝整理公务的值班房,后为清朝中枢权利机关。

报销军费户部这第一关算过了,下一个衙门就到兵部,军费嘛,肯定要兵部核准签字,兵部的官员都是喝惯了“兵血”的,见到大头好处都给了户部就不干,双方闹来闹去干脆就把这事给捅出去了,不久御史陈启泰就弹劾云南军费报销受贿,朝廷直接派刑部尚书麟书审查此事,很快事情清楚了,户部那伙人确实收银子了,最高受贿者为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王文韶,东窗事发后粮道崔尊彝畏罪自杀,永昌知府潘英章投案自首。

惇亲王奕誴,道光第5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人指责军机处作为国家最高权利枢纽,率先营私舞弊,于是慈禧再令人清查军机处,看到底干不干净,这次派了惇亲王奕誴和军机大臣翁同龢,当时晚清的京官和地方官都有个惯例,就是下级对上级都有孝敬,比如冬天送取暖的钱叫“炭敬”,官员外调送的钱叫“别敬”,过节生日送的钱叫“节敬”,这种惯例的孝敬所有军机大臣、尚书等官员们都有收受,但又没有明文规定,所以如果这种钱算贪污的话,整个清廷全被受贿了。

当时朝廷很多大员,均上奏自己接受过孝敬,如李鸿藻、张佩纶、阎敬铭、翁同龢等人,这里面不乏一些清流官员。

当时的惇亲王奕誴一根筋,认为孝敬也算贪污,全部都要惩罚,他又联合了宗室的成员一起告到慈禧那去了,而朝廷的官员们替自己伸冤,也告到慈禧那去,包括前面说的铁面无私的阎敬铭也有收这种孝敬,于是一桩云南军费贪污案,变成了满汉官员之争,慈禧最后定夺,这种孝敬不算贪污,事情结束了,惇亲王奕誴从斗志满满变得孤立无援,最后的黯然离场。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