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官方统一普通话吗?朝议用什么话?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36183233433567496/

1条回答
囡囡521 关注
2019-09-14 06:48:25

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决定了百姓生活半径较小,因此平日里使用方言交流便已经足够,这也形成了我们独具特色的方言文化。但对于往来各处的商人、官员、学子等人群来说,方言显然不是很方便,为了交流方便,古代很早便产生了统一的官方语言,被称为“雅言”或“官话”,而随着政权和首都的变迁、人口的迁徙等因素,这种标准同样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先秦时期:洛阳雅言

洛阳雅言,古称河洛语(河洛话),其音系为华夏传统的上古音系,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也就是最早的官方“普通话”。

不过,由于年代实在太过久远,周朝以前的雅言发音已经无法考证,但相传夏朝建都便是在河南洛阳即周边地区,而商朝的都城地点也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故而一般认为夏商时期的雅言标准音,应该就是以洛阳一带的古洛语为基础,因此推测夏商时期的普通话应该就是以古河洛语为标准音。

周朝起于西北,因此周朝的雅言又融合了一些古羌语的部分发音,因而周朝的雅言应该是以古河洛语为基础,融合古羌语之后形成的一种新型语言,也称为西周雅言。而随着周天子分封天下,这种官话也被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但随着周平王于前770年迁都洛邑,洛邑的语言又渐渐成为了整个东周时期雅言的基础。

秦至两汉:洛阳雅言

秦朝的标准音同样已经无法考证,一般认为以古关中话为主。而从李斯的《谏逐客书》来看,此时的语法体系已经相对完善,古代文言的基本语法也已经基本成型。而随着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政令推行,这同样也为后来的“官话”语法体系奠定了基础。

汉朝的官话则继承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雅言,因此汉朝的标准语同样以古河洛语为“正音”、“雅言”,也称“通语”。

魏晋南北朝:北朝洛阳雅言,南朝金陵雅音

东汉之后,由于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相继建都于洛阳,故而承继了汉代音韵,同样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发音。

不过,由于东吴和东晋相继建都于南方,南方语系在这一时期同样发展极为迅速,在东晋建都健康之后,古河洛语与吴语又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又称吴音、南京话,这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得以延续,而北朝则基本以洛阳雅言为延续。

隋、唐、宋:长安官音

隋朝重新统一天下后,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融合后形成了长安官音,也称秦音,并由陆法言等人编著形成《切韵》。

△《广韵》

唐朝取代隋朝之后,则在隋朝《切韵》的基础上,制定了《唐韵》作为唐朝的标准音,并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

宋朝建立之后,又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了《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作为官方发音。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时期的刘渊则在《广韵》的基础上又著《平水韵》。

从隋朝到宋朝,虽然每个朝代的具体发音有所改变,但却基本是一脉相承,主要以长安官音,即秦音为主。而随着北宋的灭亡,在建炎南渡的大趋势下,随着朝廷和大量百姓的南迁,长安官音也随之向南方传播。

明朝时期:南京官话

元朝建立之后,元朝的统治者基本不怎么使用汉语,他们的官方语言仍以蒙语为主,这也催生了很多的官方翻译官。不过,元代的汉语还是不免受到了蒙语的影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了入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大都汉语”。

△《洪武正韵》

明朝建立之后,“官话”这个词语开始正式取代“雅言”、“通语”等称呼。朱元璋因唐宋音韵在长江以北多失正,于是命令大臣参考中原雅音正之,而明朝因建都南京的关系,故而形成了以“金陵雅音”和古中原雅音融合后的“南京官话”。

朱棣迁都北京之后,由于大量人口,尤其是朝廷的北移,“南京官话”也随之一同北迁,从而成为了北京语言的基础。

清朝时期:北京官话

清朝取代明朝之后,继续建都北京,且清朝初期仍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官方用语。因此,当时形成了一个极为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皇城以内讲“南京官话”,而皇城以外则讲北京话。

△《圣谕广训》是清朝官话教科书

到了雍正年间,即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设立正音馆,开始以“南京官话”和北京话融合形成的“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并规定不会说官话的读书人,不许参加科举考试。虽然雍正帝的这种政策收效甚微,但对后来张之洞等提出“官音统一天下语言”的思想和举措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虽然古代官员来自于全国各地,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官话都是官员乃至学子必须所学的一门课程,而皇帝上朝毫无疑问使用的便是当朝的“官话”了,只是由于朝代不同,具体的发音标准有所不同罢了。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