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道歉称没有起到正向作用是失职,对此你如何评价?

如图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65714823603814664/

5条回答

近日,张云雷调侃张火丁一事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各方主流媒体接连发生斥责张云雷,曲协更是发出了“加强监管惩戒”的呼声。

而就在曲协刚刚发完声的两天后,中国历史研究院便发声明批评了张云雷和苗阜,要知道,苗阜可是曲协的。

貌似这次曲协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面对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批评,苗阜也在第一时间坦诚道歉了一波,不得不说苗阜的求生欲还是蛮强的。

纵观我们的相声发展史,相声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产品关键点就在于很多老艺术家在表演相声时始终秉承抑恶扬善、弘扬正气的原则,不论是马三立,还是侯宝林,抑或是刘宝瑞,这些老一辈的相声艺人所表演的相声基本没有低俗的内容。

在旧社会,相声、京剧本都是下九流的行当,那时的相声艺人所表演的相声掺杂了太多的五味杂陈,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老相声艺人开始倡导文化,于是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相声,原来相声也可以深度,马三立的《文章会》极具幽默性,同时也略有讽刺,侯宝林表演过的传统相声段子《扒马褂》亦是极具文学性的作品。

在我看来,是这些老艺术家将相声搬上了大雅之堂,倘若我们的相声之路能够延续这些老艺术家的相声之路,我们的相声断然不会出现蛮荒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声之所以被人遗忘主要是因为那些所谓的主流相声界的相声艺人没有继承老艺术家的衣钵,不论是马三立也罢,还是侯宝林也罢,他们所表演的依然是传统相声,“说学逗唱”依然是基础,只是在内容上不再有低俗的内容。

德云社的相声在表演形式上确实是继承了传统相声,这使得德云社相声极具可观性,在一段时间里,不得不承认德云社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相声方面做得很好,因为那个时间点的我们的相声圈可谓是一片“狼藉”。

我不得不说,郭德纲确实是凭借一己之力将我们的相声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毕竟如今很多朋友都是因为郭德纲才喜欢上的相声。

但有一点我要提一下,在内容上,德云社的相声并没有完全继承老艺术家的衣钵,经常看德云社相声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如今德云社的相声中确实掺杂了太多粗俗的内容,从某种角度来说,即便德云社的相声不去掺杂这些粗俗的内容其可观性依然还是蛮不错的,既然如此,为了不去掉这些粗俗的内容呢?

当然,在相声段子中融入低俗内容的也不止德云社的相声艺人,苗阜俨然也不是个例,中国历史研究院说的很对,既然要杜绝,那就全部杜绝。

为了针对而针对只会让我们的相声圈变得越来越乌烟瘴气,作为喜欢相声的票有,我们希望我们的相声能够蓬勃发展,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在诸多的小剧场看到当年马三立老先生表演的那种相声,当然,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切不可摒弃传统相声的原有形态。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