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为什么国家崇尚黑色? 每个朝代都有一种代表色能排列一下吗?


1条回答
雨落荒原 关注
2019-12-26 14:24:02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稍微了解一下“五德始终说”或者“五德轮回说”。这本来是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提出的一种说法(在他之前已经存在,邹衍又总结、升华),等到了汉朝董仲舒,把这种神秘的说法注入儒家思想之后,将其理论化。

五德轮回说

五德轮回说的大意是,金木水火土是五行,五行相生相克。而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都代表五行中的一行,亦即一德,每德各配一色。比如青帝是木德(尚青色),赤帝是火德(尚红色),白帝是水德(尚白色),黑帝是水德(尚黑色),黄帝是土德(尚黄色)。代表某德的圣人出生,上天必降下相应的祥瑞。等到圣人承受天命(取得了天下),必须易服色、更制度、改正朔,然后向上天禀告,以示自己完成了上天赋予的使命。

而每个封建王朝不会永久存在,将会像四季轮回一样,“皇帝轮流做”。如果上天降下灾罚,便意味着皇帝德衰,需要修德,以示悔改。如果还不行,就要物色新的圣人,把皇位禅让给他。如此,五德循环往复,王朝也轮流更替,所以被称为“五德始终说”或“五德轮回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受到这种思潮影响,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圣人。因秦朝是代周朝而立,周朝是火德,水克火,所以经过一番论证后,秦朝自命水德。这也和秦朝崇尚法家治国的理念(法的特征就像水一样严寒、酷冷)相符合。而和水德相配的是黑帝,尚黑色。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到了汉朝,大儒董仲舒为了使得儒家思想更适合统治者的需求,把这种神秘的说法注入了儒家思想,使得其更符合帝王的需要。因此,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人必须和天相应才有祥瑞,否则老天会降下灾罚,皇帝也不例外。老天并非沉默不语,祥瑞或者灾祸,就是老天在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给皇帝“君权神授”提供了理论,所以汉武帝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决议。但这套理论,同时也对君权提出了一定的限制。对于有无上权威的君王,儒家试图用天命、是否能天人合一去规范他。皇帝必须使自己行为符合天意,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

但五德轮回说也有缺点,即王朝不是永恒的,这和皇帝所追求的“万世一系”是有根本冲突的。汉武帝之后,汉昭帝、汉宣帝时期,都有人上书皇帝,请皇帝禅让皇位,其结局自然是被皇帝一刀斩杀。但也可以看出,此种说法在那时已经影响很深,一直到汉光武帝刘秀之后,才慢慢被铲除。

王莽代汉

汉成帝时期,王莽辅政。因为王莽善于伪装,赢得了朝野一片称赞之声。而此时的汉帝国,却是天灾连连,人民苦不堪言。而王莽在此期间,出台了许多有利的惠民政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上书,请求皇帝禅让皇位给“新圣人”王莽。虽然这些人可能有人受王莽指使,但社会上却存在着广泛的思想基础,前后上书的有四十八万多人。

等到汉光武帝刘秀建国后,对王莽这种攫取皇权的行为自然不认同。因此,刘秀决定从根上直接铲除“五德轮回说”,视此为大逆不道的“邪说”,王莽也被宣称为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从此以后,无人敢再提五德轮回说,一姓天下应该代代相传,万世一系的理念被确立。这对于后世的皇帝来说,自然更是乐于接受。

历朝历代所崇尚的颜色

弄明白了“五德轮回说”,便可以对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找到他们所对应的德。在王莽之前,是采用的五行相克,确定开国皇帝的德。在王莽以后一直到元朝,都是采用的五行相生。明朝、清朝又开始用五行相克,确定各自王朝的德。

夏朝木德(尚青色),商朝金德(金克木,尚白色),周朝火德(火克金,尚红色),秦朝水德(水克火,尚黑色),汉朝火德(尚红色,所以有刘邦是赤帝之子的传说。但到了汉武帝之后,又考证汉朝是土德,土亦克水,尚黄色)。

东汉火德(尚红色),曹魏土德(火生土,尚黄色),西晋金德(土生金,尚白色),北魏水德(尚黑色),北周木德(尚青色),隋朝火德(尚红色),唐朝土德(尚黄色)。

后梁金德(土生金,尚白色),后汉水德(金生水,尚黑色),后唐土德(自承唐朝土德,尚黄色),后周木德(水生木,尚青色),宋火德(木生火,尚红色),金朝土德(尚黄色),元朝金德(尚白色)。

明朝火德(火克金,尚红色),清朝水德(水克火,尚黑色)。

因为这一套理论,和皇权的“君权神授”密切相关。因此即使以武力获取皇权,比如曹魏、西晋、北宋等,也要搞一出“禅让”的闹剧,为的就是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我们将其作为学术研究自无不妥,而没必要过分沉迷于此,而应理性看待。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