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原著中,杨巡是怎样掘到第一桶金的?

1条回答
生活更美丽 关注
2019-01-17 22:00:06

在《大江东去》中,杨巡掘到第一桶金是在他遇到戴娇凤之前,这年是1986年的春节,他们一家穿新衣,擦亮皮鞋,风风光光的去走亲戚。

就在这一年前,杨巡家的亲戚们都还是避着他们家走,都与不愿与他家来往,所以他家一直都是冷冷清清的。

这样就可以推算出,在这一年之前的一段日子,就是杨巡掘到第一桶金的日子。

那么他到底是怎样赚到钱的呢?

回到1984年底,杨巡带着弟弟杨速,千里迢迢的从家乡带了两担小五金产品,一路坐火车来到了东北。

两兄弟初到东北,人生地不熟,只能找到老乡帮忙。

老乡就扶持了两兄弟,让他们到百货商店去守柜台。

这项工作是没有固定工资的,只能提成,卖的多就挣得多,反之亦然。

但是两个人一起守柜台,杨巡觉得太浪费。于是他就拿着各种样品,走街串巷的上门去推销去了。

由于杨巡的嘴甜,人家也看着杨巡人小可怜,也可以卖出一些小东西。

虽然艰难,但是还要比杨速守柜台挣得多一些。

就这样杨巡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了一家工厂的供销科长。这位科长也是被杨巡感动了,于是就问杨巡要了几样电器的样品。

杨巡回到柜台,找了几位老乡,东凑西凑的终于凑齐了这几样电器给了这位供销科长。

这位科长见杨巡送得迅速,于是就要杨巡三天后再来看看试用的结果。

三天后,杨巡来到这家工厂一问,这位供销科长一下就买了几十样电器,这一下把杨巡乐坏了,他终于拿到了他人生的第一笔不菲的佣金。

于是从此以后,杨巡就专心的去跑市场,隔三差五就去拜访那些工厂,街巷的用户。

时间长了,杨巡手上也积累了许多用户,两兄弟在东北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也能够偶尔吃得起肉了。

可是好景不长,初到东北的杨巡和杨速第一次感受到了东北的冬天,两人被冻得手脚都肿得跟馒头似的,然后还破皮溃烂,看着都阴森恐怖。

于是两兄弟就学着东北人买了许多御寒的衣服,还有煤炉,才艰难的适应了这个东北的寒冬。

但是两人之前挣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日子到了1985年的春节,老乡们都要回家去了,可是大家都担心存在仓库和柜台里的货物的安全。

此时的杨巡也非常的想回家,但是他咬牙考虑了几天之后,就决定留下来帮大家守仓库。

老乡们与杨巡认识久了,都相信杨巡的为人,而且都知道他家在哪里,所以也就纷纷的感谢起了杨巡。

于是杨巡就让老王他们带着弟弟杨速回家,大家都把货物集中到了老王的仓库。

这个凄惨的春节,杨巡就在仓库支了一个单人床,放了一个煤炉,每天钻在被窝里看报纸杂志,饿了就啃两个烤馒头,就这样守到了元宵节过后。

老乡们回来之后,杨巡就把货物一样不差的还给了老乡们。

大家都对杨巡赞美有加,特别是老王更是非常的青眯杨巡。

过年后,大家的生意也都很好,商品也有了短缺。

于是杨巡就抓住这个机会,回家探亲,顺便也可以自己带一些货回来。

老乡们知道杨巡要回去,也纷纷叫他带货,并且将所要商品的厂家都给了杨巡。

杨巡获得了第一手的进货资料后,就回去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在家乡忙碌了近二十多天,终于配得差不多了,进货的价格也比老乡们给的价格还要低上一些。

最后就剩下电线这个大头了,于是杨巡找到了雷东宝的登峰电线厂。

由于量大,杨巡也受到了雷东宝的重视,专门为他赶制了一批定制的缺米电线。

完成了进货后,杨巡就找了一辆顺路的货车,将这一车的货运回了东北,运费也便宜了不少。

但是杨巡并没有在运费上做手脚,而是吃了进货的差价,这让老乡们开心,也让杨巡赚了不少。

特别是杨巡的缺尺电线,更是让杨巡赚得开心得不得了。

于是杨巡就侧重于推销登峰牌电线。找他进货的人也越来越多。

到了夏天,杨巡又回了一次家,依旧进了一批登峰电线,还顺便帮老乡们带货。

他还从家乡带来了许多橘子,每个客户送一网兜。

就这样杨巡通过各种小恩小惠,外加质优价廉的电线,还有他不辞辛苦的服务,到了1985年的年底,他已经隐隐的成为了当地的电线大户。

不仅当地老乡找他进货,外地老乡也要找他进货。

杨巡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回到家乡进货,进货的钱也都是自己的钱了。

就这样杨巡用了短短的一年半,杨巡就成了“杨小倒爷”了。

他也终于积累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