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陈晓的林向宇姐弟恋 刘芮麟的管超破了处

格列柯南
2016-04-03 07:15:2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到兄弟,从小到大谁没几个死党啊。男人之间的友情谁人能懂呢?这其中,大学宿舍中的兄弟情义那可真的值得一书。在那个纯情不污的年代,睡在我上铺的只有兄弟情,不好意思,不基(妈蛋,老子就睡上铺)。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过床上兄弟,留下满地情怀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作为一部青春片,本片终究没有逃离桎梏,用句俗话来形容,还在体制之内。但因为该片侧重于兄弟青春,以热血的兄弟情与小清新青春有着一定的区分,不再含情脉脉外加车祸堕胎这样的狗血设定,但并不是创新,因为从兄弟的角度讲青春,是堕不了胎的。本片只是换了个角度而已,男生宿舍那些夜话、宿舍兄弟情等话题将在电影中有着别样的展现,当然也少不了青春阵痛的爱情往事。所以说穷则思变,换个方向,如今烂大街的青春片也能挖掘新的卖点。

比较特殊的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以下简称《睡兄弟》)作为金牌IP,采用剧版先行、剧场版收官这样比较新颖的方式。这样做法在国内其实也有案例,比如《匆匆那年》以及即将登场的《微微一笑很倾城》,都是大小银幕并举的路线,但《睡兄弟》的特殊之处在于剧版与剧场版采用的统一套人马,几位主演连同幕后主创拍摄了两套叫做《睡兄弟》的作品,并不是两个版本,而是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剧场版并不是续集,而是作为一部完整的电影,剧版也是如此,二者相结合,是对角色和故事有着更广泛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二者通吃当然是最好,单独看电影版也是没有问题,因为剧版与电影版之间,除了人物关系和设定保持之外,具体故事并没有延展到电影中(谢训与高宝镜的故事导致有着前后联系)。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过床上兄弟,留下满地情怀

但个人观点,为了能让《睡兄弟》观感更好一些,还是建议看完剧版再来看电影版,对电影的理解也更能加深一些。

本片关于兄弟青春的角度的最大优势,就是打破了内地青春片模式,乃是当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遗毒,从高中到大学,再到步入社会,我们称之为“三段式”其中这些电影的主题是几乎一致的,用《匆匆那年》的主题曲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如果“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俗话来形容就是“套模板”,在这个模板之中,不可避免的就是“洒狗血”,张三爱李四,李四爱王五,张三和王五撕逼,多年之后见面缅怀“我们都老了”,这就是狗血。

所以《睡兄弟》这个兄弟的青春的优势,就是让这部电影在模式上玩了一次跨界的新意,都是青春电影,但并没有模式化,该片的故事有些类似西方美式青春喜剧,如《X计划》或者《猪头逛大街》。一帮当年狐朋狗友的往事,从各种奇葩事件中感受深层的主题,或而缅怀青春,或而追忆兄弟。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过床上兄弟,留下满地情怀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美国独立导演凯文•史密斯,其主要作品如《疯狂店员》、《白烂J客》、《拍档侦探》等都是这样的故事模式,既具有非常有张力的故事性,也能通过夸张的戏剧情节故事探究美式文化的精髓。这部《睡兄弟》模式上与上述几部作品不同,但都是通过一起或者几起事件来贯穿主题。电影主体讲述一帮大学生毕业前后外加实习一个学年的故事,以宿舍中几位角色的各自主线为视角,这个做法不算新鲜,但在内地青春片市场上却是极为少见,众所周知,青春片中两大主题情怀与成长在这样的故事中缺少立足点的,传统意义上的三段式才是主流,但在本片中也是“三段式”,只不过是横向的,而这样在短时间内的事件性故事,如何体现青春电影的固有主题呢?

在本片几条主线中,时间节点以及事件起因把握的比较准确。三组角色迎来即将步入社会的过程,有的实习、有的创业、有的则破处,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的放大,校园与社会,好比温室与野外之别。这是剧版所不具备的一点,在电影中通过几起事件将临近毕业的学生所遭遇的问题一一的展现出来。

陈晓的林向宇在实习单位开启了姐弟恋,却陷入同事的社会风言风语中,这些学校里不会遇见;

刘芮麟的管超破了处,但却不得不面对毕业之后二人即将分道扬镳的现实,在学校里也不会遇见;

李现的谢训与高宝镜的故事,则是剧版的延续,似乎这位要比其他几位更早面对社会的现实,没想到学校呆不下去了。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过床上兄弟,留下满地情怀

种种事件经历了甜蜜之后的温存期之后,校园与社会之间距离所产生的问题开始出现,导致所有人的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们各自遭遇的问题从而被转化到相互之间的关系上,从而迎来矛盾的激发。电影后半段的节奏陡然加快,拍得跟动作片一样,到头来正是那青春的阵痛,留下满地伤痕。

而为什么说该片没有逃出青春电影的桎梏呢?本意上还在于对青春时代缅怀,这一点还是国内大多数青春电影所沿袭的内涵。

电影的主线故事彼此独立又相互交织,在开场设立一个故事目标任务,以主线内容来烘托气氛,最后完成主题的深化,比如《猪头逛大街》,目标任务就是买汉堡,主体内容是从家到汉堡店沿途的遭遇,主题是美式青春的夸张演绎。本片也是如此,目标任务就是毕业舞会,主体内容是毕业前几个小时各组角色的所经历的是非和情感波折,主题依然是激昂的青春。

在开场之后的肆意,几位主角在“做任务”中经历了失恋、破处、被排挤等之后,本片的主题兄弟之情被再次烘托出来。兄弟是什么,就是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出现,不一定他能帮到你,但是他出现了,站在你旁边,永远陪着你哭陪着你笑陪着你受苦的那个人。电影的结尾,深化主题之后依旧奉上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乃是内地青春片的标准模式。

《睡兄弟》的服务意识还是很强烈,明白大众究竟想看什么,留下了一个观众想看到的结尾。殊不知,现实中哪有这般简单乌托邦。电影终究是电影,但贯穿次元墙的则是,当我们在奔前程的道路渐行渐远时,还好兄弟之情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淡化。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