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经过出品人的一跪,《百鸟朝凤》票房已过千万。你看了这部电影吗,感觉如何? 问: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解答1: 1,这是一部属于1996年的电影,而非2016年。1996年,吴天明拍了《变脸王》,也是一个老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的故事。 可是,《百鸟朝凤》的价值观还不如张子恩1986年拍的《神鞭》。后者给了电影一个牛逼的出路:让玩辫子的改玩洋枪,“辫剪了,神留着”;《百鸟朝凤》还停留在中国传统面临西方文化入侵,“唢呐匠没人请了”的层次上。 2,从《百鸟朝凤》可以看得出,吴天明导演临终时一定有深深的痛苦和迷茫。小到个人,大到民族文化的出路。这部电影让全国观众见证了他那一代中国导演的葬礼。跟写出《白鹿原》的陈忠实一样,他提出了问题,却找不到出路,只能回到乡土的温热里。 3,老戏骨陶泽如演得还不如两个小演员好,怎么看怎么不入戏。 4,如果我来拍,就让主角在苦闷中去西安闯荡,在歌厅里跟“搞西洋乐器”这帮人接触,发现他们其实也是跟自己一样喜爱音乐的年轻人。噢,这个叫许巍,那个叫张楚……然后受到邀请加入他们,成为摇滚乐手,成功转型。结尾,他回到师傅坟前,用萨克斯吹了一段《百鸟朝凤》。以后还可以闯北京,写首歌怀念家乡啥的。 对电影本身的评价: 1,《百鸟朝凤》如果让张艺谋来拍,断不会如此寒酸。片中,唢呐对改变人命运的作用微乎其微,“唢呐王”不过一个农闲时会耍弄两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贫困。他和全部鼓乐班子成员甚至都做不到专职。那么家长们把孩子送到他这里来磕头拜师,为的是什么?他又哪来的威慑力,可以肆意打骂徒弟?没有经济吸引力,徒弟们根本不可能服。 2,全片都没看出来唢呐的魅力何在,《百鸟朝凤》曲子的神奇何在。 3,“唢呐王”性格分裂得很,一会儿温和一会儿干硬。跪倒一片的死者亲属在吊丧人群面前请求他吹一曲百鸟朝凤,他拒绝不说,还当众朝鼓乐班子成员说起死者生前的种种劣行,明显不可信。 4,全片细节各种不自然,如主角妹妹在西安做建筑工人,但形象和气质明显不像。 5,主角继承唢呐班子,到底能不能养活自己?一会儿是“我哪请得起你”,一会儿又穷得连媳妇都娶不起,只能拿妹妹换亲。 6,片子拍摄手法非常陈旧老套,比如唢呐王吹得吐血那一段,甚至都料得到。 7,如果全程陕西方言,就是一部合格的电影。 (如果张艺谋来当导演,一定把唢呐王拍得像个帝王一样,就像《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老爷。威严、神秘、阴森) 解答2:首先说,没看过这部电影,所以对电影的质量不做评价,但是吴天明导演的电影,品质还是有保证的!之所以超过了3000万的票房,63岁的制片人方励下跪,占据了51%的功劳!假如不是因为他,这样一部纯文艺片不可能会获得这么高的曝光度,要知道,这部电影上映首日的票房仅30万,还不如《美国队长3》一分钟的票房吧!所以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好奇,这到底是怎样一部电影?无形当中就增大了观影人数!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制片人或者导演下跪了! 解答3:高大上的我也说不来,但是我只是看着觉得心酸,但是又很感动。不需要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价值观,这世上就是有很多人,有自己的坚持和倔强,比起可以随时跟着时代变化改变自己的聪明人,我总是更希望自己成为前者。 解答4:百鸟朝凤绝对是良心之作,看过吴天明的老井就会体会到,吴老的作风,励志,坚持,传承,蓝玉和天明妹妹小时坚定的情意,,游本盛对儿子的期望与爱,天鸣的坚持忍耐,师娘失去儿子对儿子的渴望,焦三爷外冷内热,坚定,看到最后我真的哭了,游天鸣一人在师傅坟前吹起百鸟朝凤。 解答5:前几天知名制片人方力下跪求票房,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引起了大家的猜想,影片票房也有了上涨。单从文化角度来看,方力的下跪不论带有何种目的,它都引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观影人也不应带有苛刻的态度来纠缠细节,应该多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提供生存的方式。 解答6:没去看这部电影,只记得去电影院看《美国队长3》时,有人问售票员,为什么突然之间那么多《百鸟朝凤》。然后第二天准备去看时,竟然发现《百鸟朝凤》场次都爆满,真的那么神奇吗?那一跪大家居然都觉醒了。 诚然这部电影是希望让大家传承传统文化,然而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却并不是一部电影就能改变的。现在整体社会价值观已经扭曲得非常厉害了。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为了轻松娱乐,而不是为了受什么文化熏陶。更何况一部电影就一两个小时,能讲述多少文化的东西出来呢。 不知道有没有人去看《百鸟朝凤》是为了炫耀说,你看我多尊重电影人,多尊重传统文化。 如果《百鸟朝凤》走的是普通电影的宣发路子,估计效果都没现在这么好。 方励的一跪再加上电影本身的寓意,搞得整个都非常沉重。 而有些人看过电影之后觉得并不好看,也不敢大声讲出来,担心被骂。 其实电影这东西真是见仁见智,一部电影很难做到全部人都好看。 为了一部电影要违心地做人,有必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