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战斗机传统优势是机动性,T50面对F35有机会发挥吗?

遛遛心情的溜妈
2016-07-22 09:47:48

坦白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空军装备,相比于欧洲同行,其装备水平属于二流产品,但是在二战结束后,凭借缴获的德国航空技术和大量的航空专家,在全新的喷气时代,不论是动力装置还是气动设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空军装备的战斗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一流水平上,尽管要稍次于美国空军的战斗机,这一点差距在第三代战斗机上被最终拉平,苏-27战斗机的综合性能与美国空军F-15战斗机持平,至少当时的苏联空军飞行员们这么认为,之前的战斗机,诸如米格-21尽管被吹捧的很厉害,但苏联空军很明白,不论是战斗力还是发展潜力,其都不如同时代的美国空军F-4E“鬼怪”战斗机。

苏俄战斗机传统优势是机动性,T50面对F35有机会发挥吗?

根据装备一代研发一代的原则,在苏-27战斗机尚未转呗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时候,苏联就已经开始研发自己的下一代战斗机,也就是米格设计局的米格1.44验证机,试图与当时美国空军发展中的F-22战斗机一较高下,但是,苏联的解体打破了其研发进程,不仅仅缺乏资金,事实上,完全没有采用隐身设计的米格1.44战斗机在超视距空战中几乎没有什么胜算,在进入其擅长的近距格斗之前就会被击落。苏俄战斗机传统优势是机动性,T50面对F35有机会发挥吗?

现在,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依然是第三代的苏-27、米格-29战斗机和独特的米格-31远程截击机,当然,还有他们的改进型号,但相比美国空军装备的F-22和F-35战斗机,存在着质的差距,这还没有包括在整个空战体系中的差距,俄罗斯空军目前正在研发自己的第五代战斗机,也就是T-50,不过,其进展并不顺利,相比于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正式研发自己的隐型战斗机,俄罗斯在这方面的起步很晚,几乎与中国处于同一时期,尽管得到了印度的资金支持,但依然难以保障其研发进程,加之在技术上的难度,其研发进程目前比较缓慢。

苏俄战斗机传统优势是机动性,T50面对F35有机会发挥吗?

近日,美国媒体发表文章写道,近10年来,对西方国家空军而言,PAK-FA隐形战机(又称T-50)一直是一头怪兽,这种令人恐怖的俄罗斯战机会把F-35战机当早餐吃掉。美国航空业分析人士一直在寻找可能对美国制空权构成威胁的任何东西,他们将目光锁定在PAK-FA隐形战机上。PAK-FA隐形战机将采用复杂的航空电子系统,其中包括数据链和各种电子战元器件。总体而言,PAK-FA隐形战机在性能上与F-22战机非常相似,仅是在隐形和网络功能方面略微逊色,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苏俄战斗机传统优势是机动性,T50面对F35有机会发挥吗?

军事评论员赵喜说到,苏俄战斗机的发展上,其设计一直居于领先优势,相比之下,其制造工艺就要粗糙的多了,不过,这种设计优势主要还是体现在其传统的机动性上,在早期还占有较大优势,在今天这个更加重视超视距作战和网络化作战的时代,机动性的优势只有在近距格斗中才能更多的体现,而在今天,技术的进步使得近距格斗的比重正变得越来越低。虽然被称为第五代战斗机,但T-50身上有着浓厚的苏-27原型机,也就是T-10的影子,西伯利亚空气动力研究所的杰出气动设计尽管赋予了其高机动性,但也使得其在隐身上存在难以弥补的缺陷,腹下进气的设计大大增加了其雷达反射截面积。

苏俄战斗机传统优势是机动性,T50面对F35有机会发挥吗?

此外,尽管在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电子科技获得了巨大进步,但相比美国和欧洲,其依然存在巨大差距,T-50的详细信息尽管没有公布,但其机载航电设备和电子战系统应该不如F-35和经过升级后的F-22,至于动力装置,事实上,在冷战时代苏联的航空发动机就要落后于美国甚至英国,而直到今天,俄罗斯在AL-31基础上研发的AL-41依旧没有最终设计定型;而在机载雷达设计上,俄罗斯在无源相控阵雷达上具备深厚的设计功底,不过,在更加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方面,其水平甚至要落后于中国,更不要提美国了,T-50可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但绝不是一个可以能够挑战F-22的对手。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