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手段不是目的 冲动式自杀如何预防

神飞扬
2013-05-11 19:17:10

  对于非精神疾患的自杀者来说,自杀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为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选择了自杀作为解决方式,所谓“一死了之,一了百了”。其实,很多自杀行为都是属于冲动式自杀。那么,冲动式自杀如何预防

  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有28万之多,每年因自杀而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儿童达到16万余人。

  与西方自杀致死者95%患精神障碍不同,我国自杀致死者中1/3不存在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无精神障碍的比例更高,达到60%,不少自杀的人是由于压力过大、情绪冲动使然。37%自杀未遂者自杀前考虑时间不超过5分钟,60%考虑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危机干预的可能:自杀是解决的手段而非目的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系主任、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说:自杀,一个都嫌多。对于非精神疾患的自杀者来说,自杀 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为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选择了自杀作为解决方式,所谓“一死了之,一了百了”。这也给危机干预提供了可能。我们应 该让自杀者认识到,除了自杀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危机干预的重点,让当事者认识到不是死路一条,就可以挽救生命。

  危机干预的策略:把远大的理想变成具体目标

  季建林说,当一个人自杀时,人们往往关注的是他自杀前一刹那发生的事情,也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其实,压力有一个累积的过程。

  季建林说,比如说一个人能挑50公斤的东西,给他100公斤肯定会压垮,但是给他25公斤的一袋米,给4袋,从一楼搬到三楼有问题吗 他背了一 个25公斤,再背一个25公斤有问题吗 他的能力是50公斤,两个25公斤没有问题。可是,如果前面的50公斤没有放下,再背会怎样 再加一个25公斤上 去,他倒下了。这时人们会说,是第三个25公斤把他压垮的。

  其实,第三个25公斤是促发因素,根本上是前面还有两个25公斤没卸下来,叠加在一起造成的。季建林说,这就存在一个压力分担的问题。物理学当中有一个力的分解,一个人背100公斤,如果变成两个人抬,对每个人则是50公斤,如果四个人 拎每人只有25公斤,这是物理学中力的分解。

  压力的分担也是这样,如果自己扛是百分之百的压力,百分之百的痛苦。如果讲出来其他人可以跟他分担,痛苦的分担就是压力的分解。很多自杀者心理是失衡的,如果期望值太高,自身应对能力不够的话,很容易自杀。在干预当中怎样把期望值降下来,把他大而远的理想变 成小而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让他看到希望,而不是一味的焦虑。这就是危机干预的策略。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