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的功效与作用及其用药禁忌
白蔹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详细了解,请看下文的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效 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 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涂。内服:煎汤,1~3钱。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荒坡及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四川等地。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多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晒干。 二、作用 1、抑制作用 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股沟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15的浓度对共心性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根醇提物醋酸乙酸酯可溶部分,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300mg/kg显著抑制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活性的升高。 2、辅助镇痛作用 白蔹煎剂本身无镇痛作用,但可显著增强黑附片和炙川乌的镇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乌和炙草乌时对离体蛙心的收缩作用。 3、抗癌作用 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细胞培养系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 用药禁忌: 1.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也不宜服用。 2、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 3.《本草经集注》:代赭为使。反乌头。 4.《本草经疏》:痈疽已溃者不宜服。 5.《本经逢原》: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非其所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