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与华约军事实力:华约军力构成及其西欧攻划
华约军力构成及其西欧攻划 北约与华约军力对比(主要是陆军方面),由双方叛逃与己方人员交互确认的军力对比如下(1989年): 驻东欧各国苏军坦克数量: 而真正需要计算的不光是这些驻外部队,在北约与华约裁军协定中往往以乌拉尔以外武装力量为统计数据,因为在两方推演中都认为苏联乌拉尔以外部队可在三个月内全面进入欧洲战区。这样就需要计算西、西南、南三个战略方向以及列宁格勒军区、莫斯科军区和波罗的海沿岸军区的坦克数量: 波兰人民军有34万人,多为地面部队,辖3个军区(战时为集团军):华沙、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军区辖第十、第十一坦克师,第八岸防师,第十四山地师,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十二、第十五、第十六摩托化步兵师和第九空降旅。其中坦克师和3个摩托化步兵师处于常备状态。空军和防空军拥有7个歼击航空兵团、5个歼击轰炸航空兵团和3个直升机团,组成5个航空兵师。海军辖3支分舰队。波兰人民军与白俄罗斯军区、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和北部军队集群组成华约第二波向西突击力量。 民德国家人民军建于1956年1月,到1957年初已有第一、第四、第六、第八、第十一摩托化步兵师和第七、第九坦克师。此兵力构成维持到80年代末,且又多了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十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这些师组成第三、第五集团军和柏林集群(1个摩托化步兵师、4个边防团、1个特种团、1个炮兵旅和1个工程团),总兵力20万,尚有可征入的20万人。柏林集群必须在开战初期协同近卫第六“柏林”旅攻占西柏林全城。而2个集团军与西部军队集群组成华约第一波攻击部队。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为全战备部队,包括2个集团军辖3个坦克师、6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个空降团。另有属于预备役部队的第三集团军辖2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个炮兵师。总兵力可达50万(含动员兵30万)。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与民德国家人民军、中央军队集群和西部军队集群组成华约第一波力量。 匈牙利人民军由1个集团军又1个军辖6个师又6个旅组成,其中3个师又2个旅处于常备状态。总兵力37万(含动员兵21万)。它将协同南部军队集群攻击奥地利和意大利方向。 保加利亚人民军由第一、第二和第三集团军辖8个摩托化步兵师和5个独立坦克旅组成,其中第一和第三集团军的5个师又4个旅处于常备状态。其他部队可在十四到二十四日内完成动员组成第二集团军。总兵力可达60万(含动员兵40万)。主攻方向是土耳其和希腊。 罗马尼亚人民军则作为第二波投入使用并进行后勤支援,由4个师组成,含1个坦克师。经动员可组成12个师(含2个坦克师),总兵力45万。 |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