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一周喜获3亿票房 吴京余男战狼为什么如此火爆

孙一杯
2015-04-08 21:55:22

《战狼》

  PART3缘由

  《战狼》赚得爽,民族主义情绪是万灵药 

  《战狼》能在过去几天撕下这么多肉,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真正强劲的对手。若论《战狼》本身的质量,在华语片里面也只是“及格”。能大赚,的确有些独门招式。

  第一招:借力打力。借谁的力 红透全宇宙的E X O啊。前一阵子,吴京参加某门户网站的综艺节目,直言自己不知道EX O是谁。结果,EX O的粉丝围攻吴京的百度贴吧,连隔壁的普京贴吧也被爆掉。这件事的导火索也许是吴京的无心之举,但是经此事件,吴京本人的曝光率确实迅速上升。

  第二招:做个真正的跑男。吴京并没有为了《战狼》而去参加《奔跑吧兄弟》,他只是在《战狼》上映前后疯跑了几十个城市上百家电影院。如此高强度的路演,有如《小时代》和《分手大师》。这种“人肉地毯式”宣传策略,虽然辛苦,但确实有效。

  第三招:“打洋鬼子”是命门。《战狼》的成功,让人想起当年的《叶问》。一个吴京,一个甄子丹。一个热武器,一个冷兵器。虽然面子上不同,但它们都打的是“民族主义”这张牌。“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因为《战狼》火起来的台词,同《叶问》中,甄子丹在擂台上痛打日本军官的桥段,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2008年,《叶问》也是一匹票房黑马,2010年,《叶问2》如法炮制,叶问打完日本人接着打西洋拳手。而《叶问2》的票房也更上层楼,取得2.4亿人民币。同一年,同样是由甄子丹主演的功夫片《精武风云:陈真》,更是把陈真这个港片时代的“老牌抗日英雄”重新挖掘出来,票房也收获1.4亿票房。

  “民族主义”这张牌,虽然不宜多用,但只要用的时机对,的确效果惊人。这几年,像《叶问》这样精准投放的“民族主义商业片”不多,吴京的《战狼》补上了这个空,普通观众的“强国情绪”刚好有了一个出口。《战狼》让刻板的中国军人形象改造成“类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再加上那些国产新式武器的集中曝光,这些新鲜玩意儿的合力,也促成了这匹黑马的观众缘。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