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看剧冷知识,《长安十二时辰》你知道多少?

雾里看花
2019-10-12 13:36:51

在大量国产古装影视剧中基本只出现弓手的情况下,《长安》中各种形制的弩着实令笔者眼前一亮。

弩诞生于中国的春秋时代,它的出现体现了古代中国在机械方面的杰出成就:弩机已经是比较精巧的机械装置,而汉语中“机械”一词中的“机”最初指代的就是“弩机”;又如成语“勾心斗角”中的“勾心”,其本意就是弩机中的一个部件。

弩与弓都是通过弹性势能蓄积能量,然后将之转换为动能,发射箭矢等以杀伤敌人的远程投射冷兵器,但相较之下,弓在使用时需要在引弓的同时进行瞄准,既持续消耗体力又不易保证射击的准确度;而弩的弦可以用弩机的钩牙勾住,换言之弩具有无需人力维持的发射装置,引弦与瞄准不需同时进行,因而除手臂外还能以腰部、足部甚至机械协助引弦。

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弩在操作上要比弓更容易,据史料记载,古代训练出一名老练的弓手需要三年,而同样程度的弩手则只需要三天;此外弩也可以做成不同大小,尤其是可以做成弓弦拉力远超单人臂力的大型弩,如床弩等,瞄准时也更为从容。

剧照

虽有上述这些优势,但弩也有射速较慢的劣势。

据《大唐六典》记载,唐代禁军装备的弩有七种,分别为擘张弩、角弓弩、木单弩、大木单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远弩,其中既有单兵使用的弩(擘张弩和角弓弩),也有形制较大、射程较远,主要用于守城的弩,在“烽燧堡之战”的情节中就集中出现了不同形制的弩;在具体射程方面,一般单兵使用的弩为二百至三百步,而绞车弩的射程可达七百步。至于当时为弩配备的箭的形制则比较单一,史料中仅有“弩箭皮羽而短,用之陷坚也”的记录。

在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对弩的重视程度是与其所面对的骑兵压力呈正比的,也即当中原王朝本身军力强大时候,弩就相对不受重视,弩手的数量也有限;而如果中原王朝受到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政权威胁,且自身又缺乏强大的骑兵部队,只能以步兵军团为主与之作战时,弩的改进就会受重视,弩手的数量亦会扩大。

从《大唐卫公李靖兵法》《太白阴经》等重要军事著作中就可以看出,在国力强盛,特别是足以维持一支强大骑兵部队的初唐到盛唐,唐军更加重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部队建制中弓手和弩手的比例并不高,几次重要战事的胜负也主要取决于骑兵、步兵的近战结果。

当时弩只是士兵随身携带的一种附属性远射兵器,陌刀队的士兵也会装备;而弩手甚至不算是一个独立的兵种,他们也需要携带近战冷兵器,并且具备较强的近战能力。在野战环境下,唐军弩手一般以五十人为一队,各配备一具弩和五十支箭。虽然大部分弩的射程在二三百步左右,但弩手为了保证准确性,往往会等敌人离得比较近时再放箭,唐代《通典》上的说法是“弩手去贼一百五十步即发箭”或“去贼一百步内战”;而如果敌军已经冲到距离二十步距离的地方,弩手就应该“从战锋等队过前奋击”,即转为近战格斗,“违者斩”。

其实《通典》的编纂者,著名史学家杜佑对弩的评价很高。他认为,虽然弩的射速较慢,但并非不适合野战;只要令弩兵列阵作战,乱箭攒射,则仍能取得“前无立兵,对无横阵”的效果。

剧照

安史之乱后,弩兵在军队中的比例及战争中的重要性开始明显上升。例如当时的江淮地区不属于王朝的心脏地带,本身配属的骑兵和精锐步兵不多,加之丘陵水网密布,地形上也不利于骑兵展开;与此同时,这里的粮食和税赋又是包括长安在内关中地区的重要物资保障和朝廷的主要财政来源,需要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进行保护。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淮地区弩手的重要性大为提升,而他们也确实有着强悍的战斗力,在安史之乱中迅速稳定了南方,成为了天下闻名、朝廷倚重的精锐部队。在江淮弩手中,尤以宣州和润州的弩手最为精锐,所以也有宣润弩手的称谓,他们在平定裘甫的农民起义以及防守宁陵,抵挡李希烈(杀害颜真卿的凶手)叛军进攻的作战中均有上佳表现。

唐晚期及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随着主要产马地区的丧失,以及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开始获得燕云十六州等农耕文明地区(这意味着其获得了中原的金属冶炼、锻造等先进手工艺的加持,可以打造出铁浮屠等拥有强大防护力的重甲骑兵),“以步克骑”成为了中原政权必须面对的重大国防课题。

到了宋代,能够克制骑兵的弩兵成了主要兵种,相关的战法、技术革新也成了军队建设的重心,甚至对战争胜败的检讨都要以弩的威力是否充分发挥为依归;射死萧挞凛,对达成“澶渊之盟”起了重要作用的三弓床弩,和尚原之战中大破金军的神臂弓,技术上的创新和一系列经典战例使得弩成了宋代的重要军事符号。

除了中国,弩在欧洲也曾大放异彩。约十世纪时,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被欧洲人称作“十字弓”。由于其比弓的成本更低,使用更简便,成本也更低,更重要的是威力够大,可以洞穿当时骑士普遍装备的锁子甲,因而很快便成为了最令欧洲骑士恐惧的兵器:

当时处于中世纪欧洲统治阶层的的骑士不仅要经受长期的严格训练,还需要足够的封地或财力以负担马匹和兵器铠甲,可以说各方面的要求不低;而十字弓这一廉价兵器却使得完全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普通人只需经过短时间培训就能获得杀死重甲骑士的能力,这是欧洲贵族们所无法接受的。

在他们的施压下,教会曾将十字弓定性为邪恶武器,并颁布法令,规定其只能被用于对异教徒的战争中。当然,一纸禁令并不能阻挡这一武器的扩散与流行,所以有观点认为防护力更强的板甲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防御十字弓(当然,还有英国长弓)的需求。

环首刀

这种武器在《长安》中多次出现,主要为底层官兵的制式装备;此外在花萼楼上,皇帝身边类似仪仗队的军人手中也有,不过是加长版的,做工也很考究,符合史书中的记载——根据《唐六典》中的说法,这种仪仗用环首刀“施龙凤环”,在隋朝“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关于唐代军队用刀的类别,《唐六典•卷十六》有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环首刀在历史上出现得很早,早在商代就已经有了它的雏形,只不过材质上还还多为青铜而且较短——青铜硬度高而韧性差,易折断,做成的兵器只能以刺击为主,进行劈砍的话易使武器折断,同时由于铜相对稀缺,因而其成本也较高。

目前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环首刀出现在西汉,炒钢、百炼钢、淬火等技术的发明使汉代的环首刀可以做到1米以上且性能大幅提高,经受剧烈撞击也不易折损变形;另外在西汉大力发展骑兵以及多次对匈奴作战的大背景下,虽为钢铁材质,但是双面开刃的汉剑在战斗中仍要以刺为主,而厚背单刃的环首刀则适宜做出劈砍等骑兵战术动作。

自身的提升以及客观环境提供的机遇使得环首刀迅速普及,到东汉末年已基本取代剑,成为了军队的制式装备,而剑反而成了一种以装饰、赏玩为主要功能的兵器。宋代的《太平御览》记载,三国时期蜀汉的优秀工匠蒲元就掌握了高超的钢刀淬火技术,特别是善于选择淬火用水;他曾为筹划北伐大业的诸葛武侯铸造了三千口刀,极为锋利,号为神刀。

剧照

汉代以后,环首刀也长期是军队重要的制式装备。

到了唐代,环首刀的演变受到了时代潮流和使用需求的影响:由于南北朝时期甲胄的防护力获得了显著提高,对进攻性兵器的破甲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所以这一时期的刀大多为直刃,强调穿刺破甲能力而牺牲了劈砍威力;由于国力强盛,环首刀的装饰更加华贵;一些环首刀被加长并配以龙凤环等考究配饰,成为了宫廷仪仗用的仪刀;还有一些环首刀增强了护手,去掉了环首,发展成著名的唐横刀。

虽然唐代中期以后环首刀逐渐销声匿迹,但其优秀的基因仍然在唐横刀及日本武士刀等名刀上延续。

还可以提一点影响这种兵器命运的客观因素,那就是佩戴方式,它会对兵器的形制带来影响。有研究认为,由于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兵将武者都是将刀别在腰带上,所以要求刀身的形制要直且窄;而等到波斯的双附耳悬挂法这种较为先进的佩刀法传入我国并流行起来后,宽体刀才获得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