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国产剧巅峰,我敢说你以前没看懂

不正经娱评
2019-10-19 17:04:43

一部国产剧,120 集。

有人说,它比《老友记》还要牛逼。

光看名字,好像走的是家庭温情挂,其实内藏无数小小铅笔刀。

左戳戳,右戳戳,刺疼你们这些不 Real 的成年人。

小时候只图个乐呵,但鱼叔敢说,你们那时候八成没看懂——

《我爱我家》

海报糊的一批。

谁都不曾想到,这部 26 年前的远古剧,竟然诞生出一位丧文化图腾式人物:

季春生。

名言是:白吃白喝苦也甜。

他原本是一官二代,啃老也能悠闲过一辈子。

没成想他爹因为贪污公款被抓,在没逼供没动刑的情况下,直接把造假酒卖假药的老底儿全兜出来。

最后判了个无期。

娘呢,当年帮着他爹偷高压线,给电死了。

所以他就流窜到北京城,靠着一身破衣烂衫博同情,到别人家蹭吃蹭喝。

一顿能吃 200 个饺子。

具备「有吃吃得下,没吃扛得住,一顿饭前后管一礼拜」的过硬职业素养。

但他心系社会主义建设,动用秃到后脑勺的聪明才智,想了不少歪招。

比如,发明了「水变油」技术。

至今启发国人前赴后继。

只客串了两集,季春生却仍是互联网娱乐弄潮儿的领军人物。

《我爱我家》的长尾效应可见一斑。

这部剧,有着非常浓重的家族特征。

基本是由梁、英两家人攒出来的。

梁家,总编剧梁左。

带着亲弟弟梁天(主演)和亲妹妹梁欢(编剧)。

英家,导演英达。

带着堂弟英壮(编剧+客串),妻子宋丹丹(主演),堂弟英宁(客串),堂弟女朋友赵明明(主演)。

后来,英达和梁欢再婚,两家人彻底融合成一家子。

(英达和梁左)

老爷子的角色几乎就是按照梁左亲爹写的。

梁左的父亲原名叫做梁达,后改名范荣康,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剧中爷爷原名贾敬贤,后改名傅明,是北京市一个局级干部。

(戴了假发的爷爷很欢腾)

英达的父亲英若诚,客串出演了胡学范。

傅明爷爷的老对手。

秀了一把剑桥英语。

王朔形容梁左,「给丫关起来, 搞不好就弄出一红楼梦, 最损也是一《飘》」。

作为红迷,他给这家人起名为「贾」。

主角是三代同堂的六口人。

住家主席,傅明(原名贾敬贤)。

当年是「管物管钱」的局长,如今退休赋闲。

狡猾可爱又刚直。

爱好自我表现,习惯性打官腔,拽大词儿,喜欢在街坊邻居面前挣个面子。

扮演傅明的文兴宇老先生,当时其实只有 52 岁。

他把台词处理出一种差口气儿似的嘶哑感,走路慢悠悠弓着背,让人误以为他真的是老年人。

膨胀儿媳,和平。

鼓书艺人,同时也是一枚醉心鸡毛蒜皮小事的油腻中年妇女。

作为长儿媳,为这个家「养老的生小的,缝新的补旧的熬稀的煮干的」。

唯一的弱点,就是苦出身,穷。

一日她飞黄腾达,靠走穴挣了大钱,见了大世面,被金钱蒙了眼,便很快膨胀。

你所熟悉的那个喜感宋丹丹,在这部剧里都能找到原型。

只不过,更加年轻貌美。

中年怂男,贾志国。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副处级,属于「副处不带长」,没啥权力。

鼻梁上大到不合时宜的黑框眼镜,只是这个中年男人不可承受之重的冰山一角。

他心思浅,好事坏事都藏不住。

常常处于贼心没贼胆儿,想扑腾又身子重的矛盾里。

在家没有话语权,偏偏又乱招桃花。

唯一的优点大概是新疆舞跳得还算不错。

大糊小懒,贾志新。

家里的次子。

无固定工作,无远大志向。

有的是一堆鬼点子和吹牛不打草稿的技能。

隔三差五的带回来一两个大美妞,见到名花有主的姑娘也是一顿猛撩:

你有了男朋友,怎么也不跟我商量商量?

典型的贫嘴老北京,大糊小懒。

但心里是热乎的。

小保姆被油条小哥骗了之后,他第一个准备冲锋陷阵去替她伸张正义。

此外,还有问号刘海儿爱好者孙女贾圆圆,以及眼大明媚的小姑子贾小凡。

人物一个个都是极有趣鲜活。

人们形容《我爱我家》,喜欢用「空前绝后」四个字。

空前,很好懂。

这是中国首部室内情境喜剧。

要说标志么,就是引进罐头笑声。

像《生活大爆炸》和《破产姐妹》,都是提前录制好哄笑声,实时插入情节,以提醒观众「这个很好笑哦,你要不要也乐一下」。

但《我爱我家》的笑声,都是实打实的现场反应。

剧组邀请近百名观众到场观看。

演员就在台上演着,包袱抖得好,抖得妙,观众席那真是乐倒一片。

可别小看这些观众。

英达曾要求到场的观众,起码得是大学文化水平。

为什么?

因为它是一部需要带脑子看的喜剧。

不少文学梗。

搬来新邻居,和平见到人家是水晶吊灯三角钢琴的富贵人家,便羡慕说:

「人家儿家,连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的!」

这是原本是老舍《茶馆》里刘麻子的原话。

爷爷说:「我年轻的时候,天气没有这么热,豆子也没有这么硬!」

这是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的常用语。

当年端坐在演播室里看现场的,也都不是凡人。

身穿墨绿色 Polo 衫的陈凯歌,脸上平滑无褶还带点婴儿肥。

额间刘海儿根根分明的王朔,昂着头一股倔劲儿(这不就是方枪枪本人吗)。

发量惊人神态青涩的冯小刚,彼时还不常骂人,用「一个字,好」来表达对这部剧的喜爱之情。

绝后,就是时代之功了。

1993 年是改革开放初期,万事万物都透出一股子勃勃蓬蓬的凶猛劲儿。

里面的台词,搁现在,就像季春生他妈偷的高压线。

一碰就炸。

爷爷退休后,没法在单位折腾,就把战场搬到家里,抢夺家里大大小小事物的决定权。

小保姆问爷爷:

「都说让我主持日常工作,怎么您还要让我退居二线?」

保姆是个四川人。

点到为止。

大家查查当时的背景,自然就懂了。

季春生忽悠「水变油」的技术,问:

「懂数理化吗,最初等的那种?」

和平回:

「哟,一窍不通,让四人帮起根儿上给耽误了。」

爷爷捯饬了很多捕鼠机器,自夸:

「我是谁呀?能文能武,又红又专,亦工亦农,亦兵亦官。」

想出大杀招——

利用内部矛盾,让它们自个儿解决自个儿。

「不光打架,还得挑动它们自相残杀,这个具体的办法就叫做这个——以鼠灭鼠法,啊!先逮住它一只大老鼠,最好还是公的,然后在它的屁股里塞进一粒黄豆,啊!再用线把它缝死,然后把它放回窝里去。这个老鼠它无法排泄,它就很难受啊,而且那粒黄豆呢,还在继续地膨胀,那当然就更难受了,这个,于是闹得它逮着谁咬谁,把这一窝老鼠全都咬死,最后它自己,也活活地憋死啦!」

圆圆:

「真惨,我想它当时一定疯了,因为它咬死的都是它们自己家的人... 反正是它的太太啊,孩子啊,兄弟姐妹什么的,只要它一清醒过来,一定会后悔万分的。」

爷爷:

「你这个情绪很不对头啊,消灭老鼠这是对敌斗争嘛!」

个中意味,大家自行领会。

这国产剧巅峰,我敢说你以前没看懂

本剧的笑料,多来源于大词小用。

把中央级别文件的专业词汇,套用在生活小事上,形成一种反差的矛盾感。

人物嘛,就随即浮夸起来。

配合旁观者吐槽,就很好玩。

爷爷退休闲不住,在家里大兴土木,搞的遍地鸡毛。

自我检讨:

「我就是贪大求洋,好大喜攻,经验是深刻的,教训是沉痛的,归结起来,我的错误主要就在于...」

圆圆接嘴:

「您的错误主要就在于吃饱了撑的!」

季春生忽悠和平,编纂一个逃婚的故事:

「在一个身手不见六指儿的夜晚,我终于挣脱了封建的牢笼,破窗而逃,和我的反动家庭永远划清了界限!」

(万恶之源)

贾志国出差一个月,跟一个叫小方姑娘暗生情愫,写了 20 多封情书。

被和平发现了,连忙解释:

「你想到哪去了?我也是受党教育多年啊,我能够做出那种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妻子儿女的事儿么?」

可后续志国跟小方通电话:

「要知道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还不如当初我就和你... 省着我枉担个虚名儿啊。」(喂喂党和人民呢?)

《我爱我家》不洒狗血,举重若轻。

小人物的尴尬与圆滑,卑鄙与正义,贪婪与妥协,都严丝合缝儿地贴着时代背景。

和平的亲妈曾说过一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姆们姆们姆们!

姆们,是北京话「我们」的意思。

前半句取自《沁园春·长沙》,后半句瞬间落到大马路牙子的街边摊上。

一上一下,一高一低,串联起两个世界。

这就是《我爱我家》的魅力。

它有着深厚的时代格局,引得人们至今还在追问「100 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它也是冒着市井气儿的。

现在回看,都热乎着。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