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三种反隐身作战神器:F22不敢飞近中国怕被我军收集情报
【鹰眼图说军事 尖端神器栏目第71期】最近,“1架美国空军F-22战斗机能够击落30架中国苏-27战斗机”的新闻引起媒体和网友的广泛讨论,我们且不论F-22战斗机能搭载多少空空导弹就敢如此下结论,其幕后的用意恐怕还是要将F-22这类隐身战斗机渲染成“一代神机”,突出强调隐身战斗机和非隐身战斗机之间的代差,那么隐身战斗机是否真的无懈可击呢?中国到底有没有办法发现隐身战斗机呢?今天的策划我们就来说说中国的反隐身对抗措施和策略。 一、中国已成功研制多种反隐身雷达 曾多次跟踪韩国境内飞行训练的F-22战斗机 隐身技术,又称低可观测性技术。实际上,所谓隐身是个通用的术语,它包括特征信号控制、降低雷达截面、特征信号互动、低可观测性等等。对于战斗机和飞行器隐身来说,降低雷达截面,也就是降低飞机被雷达探测的机率和距离,就是现代隐身战斗机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说白了,隐身飞机上的许多设计思路和方式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让敌方的特定雷达不能及时发现自己,而不是雷达根本不能发现隐身飞机,所谓特定雷达,也就是隐身战斗机的这些隐身措施只对厘米波为主的雷达有效,但对米波雷达就效果很差,所以隐身飞机并不是对所有雷达都有很强的低可探测性,这是大家必须了解的常识。不管怎样,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一系列隐身作战飞机时,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压力。 有种说法,“如果退回10多年前,F-22战斗机的确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因为有感于隐身战斗机的巨大威胁,中国原本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想从捷克购买多部“维拉”-E型反隐身雷达,但由于美国的百般阻挠,所以最终并没有成形。于是,中国将这个屈辱深深地埋在心里,刻苦地钻研反隐身雷达。而至今,中国研制了多种型号的反隐身雷达,并最终形成了强大的反隐身战斗机体系。 由于美军在隐身攻击力量上的领先威胁,我国近二十年来在国土防空建设上非常强调反隐身能力的提升,打隐身飞机被列为新三打三防的首要任务。目前,一系列先进反隐身雷达已经全部在空军装备,这意味着我国空军打隐身飞机任务已完成第一阶段--首先要能发现隐身飞机。据悉,JY-27A是一种米波有源相控阵雷达,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唯一同类产品,具备较强反隐身能力和探测距离,该雷达对F-22、F-35的探测发现距离在500公里以上,而UHF波段的JY-26因为对RCS为2平方米的空中目标发现距离大于500公里,能同时追踪500个目标。理论上对F-22、F-35这类目标的发现距离会缩短到300公里左右。
据香港媒体称,JY-26超宽带雷达已经具备探测和发现实际隐身目标的能力,有中国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与该系统类似的雷达成功跟踪到了在韩国上空飞行的美国F-22隐身战斗机,据称,2014年美军将F-22隐身战斗机部署到韩国乌山基地参加美韩联合军演时,我军新型警戒雷达对F-22的航迹基本上做到了全程掌握。 二、我军装备的无源测向和定位电子战系统让美军F-22不敢飞近 怕被收集情报信号 实际上,美国自2008年以来多次派遣F-22到中国周边的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进行部署和作战演习训练,我方与美方已经多次“斗法”,美方F-22战斗机曾多次抵近飞行,测试中国空军的反应时间,中方则通过反隐身雷达引导我军战斗机起降予以应对,这中间几次对抗都有我军装备的多基站无源测向和定位电子战系统的身影。 上面,我们说过我国曾欲进口捷克的维拉-E无源定位探测系统,但因为美国极力阻挠而未果。维拉-E的工作方式与前面几款反隐身雷达不同,它本质上属于被动监听、收集信号情报的电子战系统,通过对所监控区域电磁环境信号的长时间侦听收集,建立背景信号情报分析库,当有飞行物越过对电磁环境形成非经验规律的扰动时,通过对比检测出这一扰动轨迹并建立目标跟踪,而无所谓该飞行物是否隐身,一旦隐身飞机进入该情报收集系统的探测范围,这就好比在在一个水池里扔进一颗石子,立即会被传感器发现并进行数据分析。 除去,近年来我军装备的DWL-002、YLC-20A和国产“铠甲”系统之外,我国在2014年还展出了JY-50雷达。据悉,中国研制的JY-50雷达是第二代反隐身雷达,其性能远远超过第一代“维拉”型雷达。该型雷达是一种“双基地”体制雷达,其最大的特点是借助民用调频广播发送信号,可实现对隐身飞机、电磁静默目标的探测、定位和跟踪。这种雷达本身不发射雷达波,在战时拥有很强的生存能力,敌方的反辐射导弹无法对它起作用。综合来说,我国的空情网客观上应已具备了一定的反隐身能力,这绝对不是纸面上的空谈或者策略上的虚张声势,据香港媒体称,F-22在与我方较量了几回合之后,也不敢贸然飞近我防空识别区我方一侧,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被我军无源测向和定位电子战系统收集情报信号。
三、中国在空中也为F-22准备了多种探测设备 三代机打四代机也不是梦 刚才我们说的都是地面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实际上在空中,我军同样有办法发现隐身战斗机,除去正在研制的“神雕”反隐身无人机和某型反隐身无人飞艇之外,我军在空基远程反隐身预警机方面也在进行大范围技术攻关,目前,空警-500预警机已经具备一定的反隐身能力,而在研制的下一代预警机则完全是给F-35和F-22量身打造的反隐身预警机,此外,让三代战斗机也能发现F-22是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最新战力。 2015年7月20日,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7月17日发表题为《北京技术展凸显中国战斗机传感系统的进步》的文章称,在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博览会展出的EOTS-86光电搜索瞄准系统和EORD-31红外搜索系统同样也具备强大的反隐身能力,他被认为是我军三代机攻击F-22的主要手段之一,据悉,EOTS-86光电搜索瞄准系统和EORD-31红外搜索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是针对四代机的作战需求而设计生产的,对F-22和B-2飞机的探测距离分别达到了110千米和150千米。据悉,中方企业还研制了包括AUEODS联合光电探测制导系统及FS系列吊舱,其中AUEODS对空中目标探测距离高达200千米,FS系列吊舱对F-22、B-2飞机的探测距离分别为70千米、12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