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肿瘤教授的大实话
肿瘤是个慢性病;肿瘤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患者家属有充分的考虑时间,有对诊治过程、治疗手段评估好坏的理性预判。不像外伤,不像急救、不像心梗,分秒必争,这就不能划分数线。不同的医学专业应有不同的方法,不可千篇一律。这才是实事求是、才是观念创新、才是制度创新。社会需要不断创新,真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因此,真理最初永远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在癌症高发的现代信息社会,夏廷毅教授以其在肿瘤放疗学科的卓越贡献蜚声海内外。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及家属通过网络、各种媒体以及咨询热线进行咨询,更有众多的患者及家属慕名直接来找夏廷毅教授面诊。为了能够满足广大患者的就诊需求,夏廷毅教授始终坚持亲自坐诊,并考虑到外地患者就医难的问题,特开通了绿色通道,首诊患者拨打科室电话就能够预约挂号。尽管如此,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面对慕名而来的患者和家属,夏廷毅教授感慨万千地说:“慕名对我来说,经常让我感到即苦恼又开心,慕名说明人家对我个人的尊重,说明我的专业发展到今天,我的心血没有白付出,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这是慕名对我的最高褒奖;但是又很伤感,因为慕名来的患者,几乎都已经走到山穷水尽。最佳时机没来,最好的阶段,最好的手段选择时段都错过了,如果能在首诊来找我,现实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残酷——无力回天!我迫切想要对患者和家属说的是:以后,患者可以选择医生,其实著名的医生也需要选择患者,著名的医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任何阶段的病人都能治好,他有适合他的最佳时机。 就像我们的大学招生,北大、清华有他的分数线,有了这样好的生源,因此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那么,顶级的医生他也应该选择他最佳适合的病人。这样,他的疗效和结果,才能凸显——别人做不到的我做到了。当你虽然是对我慕名而来,是对我的尊重,但你可能不是我最佳的病人、最好的时机。你赶来了,得不到我理想的治疗,浪费了你的时间和金钱,因为你不适合我治疗,也把我的时机和对我的慕名的这种功绩给抹掉了,这是双重浪费。所以,我才经常提到,肿瘤专业医生,也需要划分数线,最适合他看的病人,应该向社会说明,不应该他看,他根本看不了的病人,不要去浪费别人的青春和时间和金钱。 当医疗就诊的癌症患者在大千世界眼花缭乱的诊疗中,一次二次三次在很多著名教授和大医院面前失去了应该得到的正确治疗手段和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机会,在我眼前展现,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医生,不发声音已经感到过不去,无法再沉默,像鲁迅讲: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再沉默,再不发声我会将会郁闷、将会死去!因此我们要传递更多正能量和最新医疗信息,唤醒那些一次再次犯错而错失良机的患者,让更多的患者变得聪明,让患者的生命得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出于医生的良知和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我们要本着这样的初衷和目的去不断的提高我们医疗信息宣传,为生命呐喊……所以一个伟大的医生,他得不到应该得到的病人,他的伟大的贡献和他的精神境界、他服务的理念、他治疗的技术特色、他精湛的技艺都无法得到完美展现,他内心何以平静!好在我心理很强大,内心为病人服务的心胸很开阔,要不然,我不得抑郁症才见鬼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