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10巡航导弹为何改叫东风10A?这几张照片透露了什么秘密

我是素颜
2015-09-04 19:48:44

长剑10巡航导弹为何改叫东风10A?这几张照片透露了什么秘密

图片为本次阅兵的明星武器之一——东风-10A陆射巡航导弹,等等,不是以前一直叫长剑-10吗?怎么改名字了?大家看到照片上的DF-10A字样了吗,众所周知,东风是我军第二炮兵部队对武器系统的一个称呼,我们熟知的东风-31、东风-21导弹都是东风系列导弹,第二炮兵部队装备了巡航导弹系统之后,将原来研制厂所的名字——长剑-10换成了东风-10,这是符合军种的一种惯例,同样的,长剑-10导弹的空军发射型号被命名为A/KD-20的型号名,也是空军武器系统的命名规则,传说中长剑-10的海军发射型号被命名为东海-10,也是这个道理。但是那后面的A是什么意思呢?呵呵,这个可就大有来头了。

【鹰眼图说军事 尖端神器栏目第163期】按照我国武器命名原则,武器型号名按照以下规则命名:武器类型-武器序列号-武器发展序列号。比如最近很火的东风-21D,武器类型:东风,为第二炮兵武器系统,一般可以简称为东,21是第21型,通常第二炮兵将2X默认为中远程导弹,3X为远程或洲际导弹,4X为洲际导弹。最后一个字母D表示第四个发展型号,D型,也就是丁型。所以在第二炮兵部队,我们的叫法是“东21丁”导弹,好了,鹰眼军事的记者不是来说绕口令的,说这些的目的是告诉大家,DF-10A的中A表示这种巡航导弹已经进行了大量改进,几乎是一种新型导弹,到底做了什么改进呢?让我们看下去。

长剑10巡航导弹为何改叫东风10A?这几张照片透露了什么秘密

首先是导弹载车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外形科幻的新一代4轴整体式底盘,与这次展出的二炮部队的常规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底盘不同,这种导弹发射降低了底盘高度,提高了车速,车上设备进行了适应性改装,这可以最大化地保证部队装备的统一和通用性,减少生产和维护成本,而且经过10年来,巡航导弹部队的使用和检验,其越野性和使用性都应该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比较高的行驶速度提高了生存率。

照片上该系统为三联装箱式发射系统,与60周年阅兵展出的长剑-10系统不同的是,发射箱从品字形排列变成了一字形排列,每个发射箱可以单独吊装或发射。导弹发射后,装填/运弹车可以直接将已完成装填的发射箱吊装并锁定在车载发射架上。这比美国“新手”陆射巡航导弹更加灵活,也降低了载弹对车辆的要求。美国“新手”系统为满足大载荷要求不得不采用了半拖挂底盘、越野性能受到限制。新的导弹发射箱还说明,这种导弹的体积更大,燃料携带量更高,射程也就更远。外国媒体预测东风-10A的最大射程达到2500至3000千米,已经覆盖了整个东南亚、印度、东北亚的所有国家,其意义非同小可。

长剑10巡航导弹为何改叫东风10A?这几张照片透露了什么秘密

第三、制导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东风-10A巡航导弹是由惯性制导、卫星制导、数字式景像匹配区域相关器作末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等多种方式复合进行制导的。我国知道,由于北斗卫星等导航系统可能被敌方干扰,所以复合制导方式的抗干扰能力极强,东风-10A采用多种制导方式让敌人每一点办法,只能选择硬杀伤拦截。上一代长剑-10导弹采用地形匹配制导技术。

地形匹配制导就是利用地形高度数据进行定位的制导技术。其原理是:在战前,通过卫星、侦察飞机等侦 察设备对巡航导弹预设飞行路线上的几个)特征性较强的地区进行测量,并将每个地区划分成许多小单元,每个单元用其平均高度数据来表示,这样就形 成了一张用数字表示的高度地图,并预存在弹上计算机内。但地形匹配制导要先对导弹飞过地区进行现场侦察并绘制数字地图,任务规划时间较长。

为了提高命中精度,东风-10A采用了数字式景像匹配区域相关器作末制导。景像匹配制导的原理类似于地形匹配。战前,利用侦察卫星、侦察机等获得目标区十几千米范围内特征明显的景物和目标本身的图像,并把景物图像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编码成数字阵列,形成数字景像匹配地图,存贮在相关器内。当导弹飞临这些特征景物上空时,将弹上摄像机实拍的景物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式景像地图,再与弹上预存的地图进行比较,如有偏差,发出指令,修正航迹,直到命中目标,这种制导方式让东风-10A的射击精度高达<5米级,与新一代美军战斧导弹相当。

鹰眼图说军事,用图说军事的微信自媒体,认认真真做军事原创,我们让事实说话,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tsjunshi81(长按可复制)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