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要研制重型直升机?
近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三届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中航工业展出的重型直升机模型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此次展出的30吨级重型直升机方案为中俄联合研制,设计起飞重量达到38.2吨,实用升限5700米,航程可达630公里。那么,我国为什么要研制重型直升机呢?
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上展出的的重型直升机模型 首先,我国目前严重缺乏重型直升机,而我国对重型直升机的需求又十分大。目前无论是我国在役的直-8、米-171还是即将投入商用的AC313,都不能算作重型直升机,因为它们的载重都在5吨以下,而重型直升机的载重至少在10吨以上。放眼国际,美国有CH-53和CH-47两型重型直升机,而俄罗斯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米-26,这些直升机的载重都达到了10吨以上,运载能力十分强大。相比之下,我国在重型直升机领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而我国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对重型直升机的需求又特别紧迫,因此,研制重型直升机迫在眉睫。
汶川地震中吊运大型工程车的米-26重型直升机 其次,重型直升机作用重大。关于重型直升机的作用,最直观的体现应该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当时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告急,但我国却没有一架能够将重型工程机械运载至堰塞湖的直升机,最后无奈只能从俄罗斯租借来2架米-26重型直升机,才解除了堰塞湖的险情。除了在民用救灾方面,重型直升机在军事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在强调兵力快速投送的现代化战争下,重型直升机的作用无可取代。以印度陆军装备的CH-47为例,它一次可运载10吨以上的装备,而我国在西南地区部署的米-17最大载重只有4吨,其间的差距不言自明。 印军在藏南地区部署的米-26重型直升机
最后,研制重型直升机对我国的战略意义巨大。研制重型直升机,不仅是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巨大考验,同时也是对我国科技发展的一次检验。现代航空工业是尖端科技的集大成者,而研制重型直升机对尖端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与之相关的冶金、化工、材料和机械加工行业也要跟得上,而这又能在技术层面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