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妖塔》影评:1500多个特效镜头的大视觉

码头工人
2015-09-25 10:34:17

文/满囤儿

改编《鬼吹灯》是注定需要大改的,因为原著的故事明摆着过不了审。那么如何去改,就是陆川和他的团队最需要权衡的。保留什么、更改什么、升级什么,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决断和后期执行。其实在我看来,《鬼吹灯》小说最大的魅力是给读者一个很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这种小说的改编,就不必要局限于故事的顺畅与合理,全力抱住那些想象力迸发的场景才是重中之重。你的视觉呈现,要超越读者们曾经的想象程度,才能显出你工作的价值嘛。

《九层妖塔》:添好油加好醋

陆川是个很有个人情怀的导演。你看他拍南京大屠杀题材、拍刘邦项羽和韩信的三角关系,都拍出了前辈同题材作品中从未呈现的角度和内容。当他改编《鬼吹灯》的时候,我们就坚信这部电影里一定会有很多他个人的添油加醋。问题只是,他需要添好油、加好醋。看到成片后我们发现,这次陆川添加的个人情怀,竟然是怪兽惊悚、科幻元素、种族矛盾、跨界爱情和时代轻嘲。哇塞,好有料哦~~~

说实话,《鬼吹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很遥远的经典。遥远到仿佛是童年时听别人讲的故事一般。这种比较遥远的故事,留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仅仅是我们当初最感兴趣的场景而已。况且作为系列的第一部,从网络连载转成单行本的《精绝古城》本身的整体性就是最差的。这就更导致我们对原著的印象集中在场景中而非故事上。比如我最有印象、最想看到的是火蝠围绕的九层妖塔,而我媳妇最有印象、最想看到的是尸香魔芋。陆川的《九层妖塔》最大的特点便是对故事的因果逻辑进行了重新编写,却在新的逻辑下,保留了原著中最具视觉想象力的场景段落。

《九层妖塔》:添好油加好醋

想象力第一个爆发点,在于将原著中只是作为阶段性危机存在的怪物,进行了放大化。火蝠、红犼和昆仑水怪,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怪物都大幅参与到了故事推进中。而且陆川还给这些怪物编写了身世,而不像小说中只是简单地从传说降落到现实中那么突然。如此一来,其实陆川为“鬼吹灯”这个世界编写了一个世界观。在这个有着科幻和魔幻双重元素的世界观下,无论是鬼族还是怪兽,都有了合理的存在,并且彼此间联系在了一起。陆川的编写,不仅解决了《精绝古城》的散,更是为改编后三部留下了空间。

1500多个特效镜头,除了怪兽和人的大战之外,还有许多超级大视野的场景。比如昆仑山的雪崩、裂缝、九层妖塔、王子殿等几处,配合3D,给出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大视觉。国外的怪兽片,为了突出怪兽的压迫感,往往把场景弄得比较小。大视野一般只出现在史诗片和魔幻片中。《九层妖塔》则将怪兽和大场景一揽入怀----兼有大场景的广阔和怪兽质感的精细。这些都是陆川为《鬼吹灯》奇幻想象力的“添油加醋”。添得好加得妙,口味变得独树一帜起来。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