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机器人》:科幻不过是喜剧的外衣

码头工人
2015-09-29 16:31:34

《我是机器人》:科幻不过是喜剧的外衣

纳兰惊梦/文

参加综艺节目一炮而红,似乎是当下不少素人网红们新的成名途径,有的是凭借逆天的能力,有的是凭借争议的言行,还有最常见的就是比电影电视剧更曲折凄惨的身世故事。最近在江苏卫视播出的电视剧《我是机器人》,就讲述了一个自带扫把星属性的农村小伙元宝因一档专事奇人异事的网络栏目而改变人生的故事。更荒诞的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对于元宝这样特殊体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研制出机器人元宝和龙女。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处于漩涡中的每个人都似乎丢失了初心,也陷入了价值沦丧的陷阱之中。这样看似怪诞的剧情背后,却是发人深省的思考:名与利到底应不应该成为取代所有的价值衡量标准。

《我是机器人》:科幻不过是喜剧的外衣

现在的我们无疑身处在一个极度繁华却又浮躁的社会之中,价值信仰的缺失使得忙碌的人们失去了对于人生的思辩能力,变得过度盲从于单一的名利之上的价值观中。就像原本来自农村的元宝单纯的眼中只有对姑姑龙女的爱意,因为只有她在所有人都把元宝当扫把星而避之不及时依然坚定的站在他身边,清楚地告诉他,他和所有人一样。但当这样一个干净如白纸的孩子在参加全国选秀节目后成了无所不能的明星时,他也变得像现实中那些一飞冲天的网络名人一般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虽然《我是机器人》以软科幻片的题材包装,但内核却是真实反映网络时代下的浮生百态。

《我是机器人》:科幻不过是喜剧的外衣

以主打技术和理论的硬科幻片不同,《我是机器人》更多的是社会学角度来建立故事核心的软科幻片。甚至其实这里的“科幻”不过就是电视剧的一层外衣罢了,在这层外衣之下,这部剧本身更关注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性主题。虽然“机器人”这样听起来冰冷的生物在电视剧中有着重要的角色,但导演想要表达却是在这样冰冷生物上折射的人性的温暖与感动。包括王宝强本身也在其中有着造型形象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颠覆,但这些这些演技层面的突破终究也是为最后的动人情感主题所服务。

《我是机器人》:科幻不过是喜剧的外衣

值得一提的是,像王宝强这样特点和局限性同样显著的演员在圈内的确也算独树一帜的奇葩,都以为这种类型的演员在演技层面上的发挥空间有限,但未曾想凡事怕比较。尤其是看过包贝尔无论是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还是在电影《港囧》里表现,就会发现当前国内演员中,他这种憨厚喜感的表演风格可算的上是绝无仅有。他在《我是机器人》中的表现,亦是巩固其风格地位的又一部成功之作。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