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换新貌农民露笑颜

画姑娘
2012-09-10 13:59: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并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六年多来,石狮市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展现后发优势,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有序推进,拓展延伸,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建设新农村,石狮“舍得花”,成效当然值得肯定。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上,石狮在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等工作的同时,更是做到了资金保障。2006年以来,市财政预算内共捆绑各项支农资金近7亿元,同时,每年单列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新农村建设,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几年下来,各项扶持农村建设的资金不下10个亿。2006年以来,全市列入省级“示范村”3个,泉州市级“示范村”13个,石狮市级“重点村”67个、“宜居示范村”2个。几年的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农村。

“五通、五有、五化”说明了建设成效。如今,石狮范围内已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公交车、通水泥路、通数字电视、通宽带;村村有农贸市场、有公共休闲场所、有老人活动场所、有文化室宣传栏、有运动健身设施;村村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庭院美化。而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各项社会保障的全覆盖,石狮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随之而改变的是,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而最有说服力的是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了。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228元,位居全省前列。几年来,石狮在新农村建设中,在以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发展“一村一品”的基础上,以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在镇、村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小区、产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村利用集体安置地建设标准厂房,并制定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强村财收入,提高了农民的非农收入。(记者 林智杰)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