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明妃传》:不是玛丽苏式爱情,更是女权自我觉醒

木清琳
2016-03-08 09:44:22

《女医明妃传》:不是玛丽苏式爱情,更是女权自我觉醒

纳兰惊梦/文

最近微博上关于“北方女子吃饭不能上桌”、“女孩能不能在地铁里蹲着”的公案,再度引发了有关于女权问题的口水战。无法否认的是,纵使时代发展进步至今,许多原本应当普世的价值观也并没有畅通无阻。由此联想正在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热播的《女医明妃传》,这部古装传奇励志剧撇开亘古不变的爱情主线,将女性职场元素上升到了与男女主角浪漫爱情故事同等重要的地位。与过往古装偶像中总是沉浸在情感世界中无法自拔的傻白甜,《女医明妃传》中刘诗诗所饰演的女医谭允贤,更是把一个从精神到人格都自立自强的独立个体完整展现,她在面对社会和世俗偏见所作出的抗争令人震动,其打破社会桎梏并建立女医制度的创举更是提升了独立职场女性的高度。

《女医明妃传》:不是玛丽苏式爱情,更是女权自我觉醒

事实上这种“古装+职场”的电视剧在此前已有成功案例,早在2013年,同是张巍编剧的《陆贞传奇》虚构了出身皇商世家的陆贞如何从一个宫女逐步高升成为“女相”的故事。这部将赵丽颖真正意义上推向大众视野的电视剧,可谓是开创了新型职场剧种类,把在“杜拉拉”之后逐渐陷入创作窠臼的国产职场剧彻底解放出来。到了《班淑传奇》,主角班淑同样是历经磨砺晋升为“女傅”。此类披着古装外衣的职场剧,相较现代都市剧具有更大的创作与想象空间,又通常因宫斗元素的加入,容易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

《女医明妃传》:不是玛丽苏式爱情,更是女权自我觉醒

不同于现在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与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像《女医·明妃传》这类电视剧的发生时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时代局限性,被天然赋予相夫教子之责的女子想要成为职业女性绝非易事,这也使得此类凸显女性自主励志故事的电视剧张力更为明显。在《女医明妃传》中,编剧和导演更加注重突出了谭允贤这个女权代表的先锋价值,从开篇第一集第一句就交代了这位女主人公所处的背景环境“大明中期,程朱理学兴盛,礼教苛严,女子地位地下,贵族女子不得抛头露面,即使生病,也要谨遵男女有别,以致于隐疾难治,而女子从医则更是容易被世人议论为“三姑六婆”,名声不雅”。如此这般,也就为谭允贤在从医这条路上所遇到的艰辛铺下了伏笔。

《女医明妃传》:不是玛丽苏式爱情,更是女权自我觉醒

谭允贤虽祖上为医学世家,自己也有悬壶济世之才,但无奈受到了来自家庭、世俗观念,以致封建礼教等多方面的重重阻碍。父亲杭纲不仅不因女儿救病治人而喜,反倒屡屡因此严法重责,头几集剧情故事中的矛盾基本就集中在父女之间。在发现女儿为救他人姓名彻夜未归时,这位朝廷命官高级知识分子第一反映就是把可怜的女主锁进地牢活活饿死——“要亲手送这个孽女归西”。他的依据便是“她一夜未归,等同失节。人家吏部何大人家的三姑娘才十岁,不过从小厮的手里面拿了一张饼吃,何大人就叫她绝食殉节,以全礼教尊严。难道我还不如人家何大人?”亲女儿的性命,竟不如虚无缥缈的所谓“名声”,女主从医的家庭环境之恶劣,由此可见。

《女医明妃传》:不是玛丽苏式爱情,更是女权自我觉醒

同样恶劣的还有整体的社会大环境,谭允贤为进宫见恋人,不得不冒风险请缨为太后治病需要高官引荐时,身为皇亲国戚的赵国公的原话则是“这件事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话何等之重?冒天下之大不韪,字面解释便是做出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女子从医治病,竟然成为全天下人都认定的坏事,何其悲哀?

《女医明妃传》:不是玛丽苏式爱情,更是女权自我觉醒

这也就无怪乎未来的婆婆、朱祁钰的生母吴太妃屡屡以此为攻讦点抗拒儿子与女主的结合,“她那活观音的臭名声,已经传遍天下了。你要是娶了她,你就不怕太后生气,不怕全天下的人笑话你吗?一天到晚,抛头露面,不安于室,不像是能好好照顾你的人。”屡次三番的吹风,以至于妈宝朱祁钰终究还是动摇了立场,向爱人提出“改名换姓隐藏身份不从医”的建议。这样的提议,等于变相认同了母亲“这事传出去丢了体面”的看法,也让他和谭允贤之间生了一道无法弥补的裂痕。

《女医明妃传》:不是玛丽苏式爱情,更是女权自我觉醒

如此种种的困扰,让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女主所处的逆境阻碍之中。这般将“你知道她有多努力”的具象化,也将谭允贤这个不畏流言、迎难而上、坚守初心、方得始终的正能量缩影,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即使是女主与两位男主的感情纠葛,也是建立在人格与地位平等之上的对话,这种明显带有女权思想浸透的内容编排,毫无疑问也是日益高涨的新女性主义在影视作品,尤其是古装影视作品中的投射——女性角色不再是男主情感和事业的附庸,而是独立完整的精神个体。这种细腻真实的女性职场体验以传奇剧集的形式传递出来,引发当下女性,尤其是职场女性的共鸣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