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持续缩水 600亿全年目标遥遥无期

思维贩子
2016-10-05 18:20:02

  根据电影时光网统计,从2009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的内地年度总票房从2009年的60.2亿基本匀速增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跨到了2013年的217.7亿的票房,随后在2014年到2015年台阶越发的陡峭。

  2015年中国内地市场总票房达到440亿,和已经增长迅猛的2014年的296亿相比起来,涨幅接近50%,这也是中国电影市场从2010年迈入到百亿的票房时代之后,连续五年持续超过30%的年增长。

  所以有业内人士就做出了2016年今年的票房600亿的一个乐观的预估,不过今年一季度,中国的内地市场虽然达到了144.68亿元,其中周星弛的《美人鱼》也相当抢眼,34亿的单片票房,甚至一度让不少人亢奋的觉得,中国的电影市场一举超过美国好莱坞市场也是曙光初现的感觉。

  2015年北美电影票房111亿美元,约等于740亿人民币,到了第二季度,电影票房明显回落,上半年市场只收到了24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同比增速21%,成为近年来最低。

  暑期档和中秋档,票房相当不给力,全年600亿的目标显然变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概预示到了今年国内电影市场的“疲软”,在国产片“保护月”也罕见的出现了多部进口片。被媒体解读为救市行为,一方面认为平衡引进片和国产片的比例;另一方面也为了拼年终电影票房的数据。

  或许可能有些观众感觉,最近看电影的时候,排期的微电影其实选择非常多。但让人直呼好看、过瘾的电影太少。以今年暑期档上映影片为例,口碑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前,在上映的79部的电影当中,51部豆瓣的评分在5分以下,垃圾片占了一半以上。在电影市场表现出低迷的信号之下,今年很多影片在档期当中撤档。比如在8月12号、19号、26号,包括《大话西游3》等6部大片纷纷调档。制片方给出的原因是“技术原因”或者是“档期竞争激烈”等理由。

电影票房持续缩水

  对此有院线的工作人员指出,多数国产影片质量令人堪忧。比如去年《大圣归来》等多部影片叫好不叫座,有自来水的“发酵效应”,但是今年在题材、宣传还有明星等元素都具备的情况下,质量并不乐观。包括《盗墓笔记》、《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等这种代表性经典的IP大量涌现的市场当中,也没有能够掀起观影热潮。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