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祖坟挖出青花瓷 疑为清代民窑已捐给文物所

婠婠
2016-12-14 11:53:35

  文物专家初鉴定:

  或来自清朝,为精美民窑

  当日,当地文物所负责人陈军来到杨家小院,挤过围观的村民,看到青花瓷后认为,青花瓷可能来自清朝,但具体年代还需进一步考证。由于罐底没有刻文,青花瓷应为民窑。“与同时期民窑相比,又显得较为精美。”

  经杨庆测量,青花瓷罐体高65厘米,最大直径125厘米。陈军说,这是简阳目前体量最大的青花瓷。

  得到文物所的初步认定后,杨庆拿起一块木片,一点点刮去青花瓷罐口和罐盖之间的泥土,以打开罐盖。“粘得很结实。”见杨庆有些吃力,两个男子也上前,一起忙活起来。陈军称,黏土是糯米、石灰和其他粘合材料复合制成的。

  在杨氏后代烧纸作揖后,殡葬师双手涂上菜籽油,戴上塑胶手套,取出了罐里的遗骸。

  “虽然此前也有人提出,这会不会惊动祖先。但我认为,免去盗墓的可能,才是对祖先最好的保护。”杨庆说,此后,杨氏后人会将杨友祥重新埋在住房对面一个挖了1.8米深的土坑里。

  就在新坟不远处,一位师傅正在重描杨友祥的墓碑,上面记载着,墓碑立于道光三十二年。

登录 评论一下